建筑工程测量综合习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测定 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测定也称测绘或测图。
2.测设 答: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测设也称放样或放线。
3.水准面 答: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如静止时的广阔水面(海洋或湖泊等)。
4.水平面 答: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大地水准面 答: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
6.铅垂线 答: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绝对高程 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8.相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0.高差法 :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称为高差法
11.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B点高程的方法,称为视线高法。
12.视线高:已知点的高程加后视读数,视线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水准管轴 :通过零点与圆弧相切的切线LL称为水准管轴。
14.视准轴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视差答: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16.后视点 :水准测量中的已知点。
17.前视点 :水准测量中的未知点。
18.转点: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的。
19.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记为BM
20.水准路线 :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21.闭合水准路线: 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l、2、3、4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BM.A的环形路线。
22.附合水准路线 :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l、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B所构成的水准路线。
23.支水准路线 :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l进行水准测量,这种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
24.高差闭合差 :各测段高差代数和 与其理论值 的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
25.水平测量测站校核
答: (1)变动仪器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检核。要求:改变仪器高度应大于10c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例如等外水准测量容许值为i6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最后结果,否则需要重测。
(2)双面尺法:分别对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进行观测。利用前、后视的黑面和红面读数,分别算出两个高差。如果不符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差(例如四等水准测量容许值为~S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最后结果,否则需要重测。
26.水平测量计算校核 : 为了保证记录表中数据的正确,应对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B点高程与A点高程之差进行检核,这三个数据应相等。
27.水平测量成果校核:1)闭合水准路线:从理论上讲,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代数和应等于零。
2)附合水准路线: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代数和应等于两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之间的高差。
3)支水准路线:从理论上讲,支水准路线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
28.水平角答:水平角是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29.盘左 :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
30.盘右: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
31.竖直角 :照准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2.竖盘指标差:在竖直角计算公式中,认为当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读数应是90‘的整数倍。但是实际上这个条件往往不能满足,竖盘指标常常偏离正确位置,这个偏离的差值x角,称为竖盘指标差。
33.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是某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长度。
34.直线定线 ::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距离测量时若要分成几个尺段进行测量,标定各尺段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工作叫直线定线。
35.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6.磁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是在地球磁场作用下,磁针在某点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
37.真子午线方向 :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叫真子午线。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
38.方位角 :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39.坐标方位角 :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
40.坐标象限角 :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
41.真误差 : 设对某未知量进行了一组等精度观测,其真值为X,观测值分别为 ,相应的真误差为 则
42.等精度观测 :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3.非等精度观测 :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
44.系统误差 :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
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45.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
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
46.中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其真值为X)进n 次重复观测,其观测值
可得相应的真误差为 一为了防止正负误差互相抵消和避免明显地反映个别较大误差的影响,取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作为该组各观测值的中误差。
47.容许误差 :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称为容许误差,
48.相对误差 :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并化为分子为l的分数,
49.误差传播定律
50.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指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
51.图根控制测量:用于工程的平面控制一般是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布设形式采用导线和小
三角,根据工程的需要和测区面积的大小分级建立测区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
52.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53.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
54.坐标反算:由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和边长。
55.坐标增量 :第二点的坐标减取第一点的坐标。
56.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就是将地球表面某区域内的地物和地貌按正射投影的方法和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图示符号测绘到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和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图称为地形图。
57.地物:地球表面是复杂多样的,在测量中将地球表面上天然和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称为地物。
58.地貌 :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59.地物符号 :地物在地形图中是用地物符号来表示的。
60.地貌符号:在地形图上常用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方法等高线,所以等高线是常见的地貌符号。
61.碎部测量:碎部点应该选在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特征的点上,地形测量叫碎部测量,根据水平角值用量角器以定向点为起始边量取水平角,画出测站点到碎部的方向线,用比例尺量取距离,即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再在其旁注记高程。同法测绘其他碎部点。
62.对向观测 :
63.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线曲。
64.首曲线 :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65.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
66.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67.施工控制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68.建筑基线 :当建筑场地比较狭小,平面布置又相对简单时,常在场地内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基线。
69.建筑方格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的布局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一般民用建筑、工业厂房、道路和管线工程,基本上是沿着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布置,对于建筑物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即建筑方格网。
70.中心桩:轴线放样时,轴线与轴线间的交点处钉的桩。
71.轴线控制桩:轴线的放样过程中,轴线延长线上一般的设在轴线外侧距中心桩3-5m。
72.水平桩:基坑开挖过程中测设已知高程时,基坑侧壁上钉的桩。
73.中心钉:龙门板上钉的小铁钉,用于表示放样轴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74.坡度钉 :坡度面上钉的小铁钉,用于表示已知坡度线上测设高程。
75.竣工测量:竣工验收合格后,将已完建筑物(构筑物)实际平面位置及相关信息绘集成图的过程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