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 → 教育百科 → 课题研究
初中物理操作实验实施的探讨课例研究
- 发布时间:2014-07-23 14:5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课例研究 声音的特性
-
-
公告:
校本教研“课例研究”模式是教师通过研究最贴近自己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促进自专业的发展和理论水平提升的目的。我是一名普通物理教师,有幸参加第一次全市性校本教研“课例研究”活动,收益匪浅,具体感受如下:
(一)近距离接受专家指导,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校本教研“课例研究”问题背景的提出,是搞好课例研究的第一步。我作为一线教师,拥有的是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比较欠缺。因此第一次将“课例”背景报告写成了教学经验总结介绍。这时市教研室的老师指导我们“课例”背景报告的基本写法,并要求我们从校
本实情出发,有条理地表达出教学问题产生的过程,并从中选择能够升华的亮点,从教学角度去发现问题。会后,我深感个人理论水平的缺乏,通过各种渠道阅读了大量有关校本教研课例研究的文章,充实自我,埋头苦写几天,终于拿出一份自认为理论水平较高的材料上交。有关专家看后,肯定我认真的工作态度,表扬我能自觉学习相关理论,但是委婉指出我的第二稿内容空洞,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第三稿撰写前,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意识到“课例”背景报告的撰写并不是要搬出大段自己都看不太懂的理论去堆彻,而是要从校本实情、教情、学情出发,去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重新回归教材和新课程标准,通过比较“
新课标”与“大纲”对物理操作实验要求的差异,统计出我校实验室常规器材配备与现行教材需求的差距,根据以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初中物理操作实践实施中急需解决的五大问题,并将“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践器材的选择”两大问题作为
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课例”背景报告经过五次较大修改后基本定稿。至此,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教师要准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平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和积累实践经验,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经验问题,才能升华为校本教研课例研究中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课例”设计需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
“课例”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研究要素,要集中展示问题,寻求解决策略,提高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要设计优秀课例需发扬教师“共同体”的团队精神,教研组在设计课例过程中经历了以下环节:①集体备课。先由执教者写出实施草案,教研组集体讨论,共同讨论教学策略,相互交流观点,调整“课例”实施方案;②组织实施。执教者试讲,邀请有关专家和教研组成员听课。听课教师合理分工,从不同角度,如学科基础知识,学生探究方案、教师组织教学等角度各有侧重,观察、思考授课流程,保证试讲反思时评论侧重有所不同;③反思调整。课后所有老师一起交流观察及记录实况,剖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修改实施方案,然后再展示,再反思,这种过程,需重复多次,直至满意为至。
(三)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调控相结合
本“课例”采用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例”亮点在于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从生活中自选自制器材完成科学探究。各学习小组最初设计的探究方案整体可行性不强,选用器材适用性不够强,实验效果不够明显。此时很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启发,我先给学生示例优秀案例,指导各组学生通过网络、科普丛书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记录,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细节,从中寻找启示。学生做好探究知识准备后,找到了很多灵感。如赵程欣学习小组发现每天做眼保健操时广播“滋滋”作响,感觉广播在振动,于是立即找来复读机和小纸屑进行实验,起初效果不明显,学生感到非常困惑,我首先肯定他们方案的可行性,提示他们从器材选择上下功夫。该组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发现选用大音调复读机和吹塑纸器材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个体探究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后,课堂内表现十分积极主动,始终体现出成功的喜悦。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需要老师的帮助与鼓励,只有将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调控相结合,才能较好地实施课例。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引导学生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或实验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②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计划,寻找计划中
的不足,并预料他们探究中产生的不良后果;③提高对探究计划在科学探究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④引导学生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对探究计划作出调整;⑤引导学生多途径寻找材料,并对材料质地、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较好材料做为器材使用;⑥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实验,分析数据,并能进行简单因果推理,得出正确结论;⑦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不同的课题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依靠集体的力量优化探究过程,发扬团队精神。
(四)充分调动学习小组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设计探究实验计划。
设计探究实验之前,必须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针对性查阅资料,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程序化。一般做法是先分析现有条件和探究要求,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哪种方法具有可行性,然后根据选定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再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构思出操作步骤。充分开发实验资源,提倡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完成实验。使用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身
边的物品也并非是可随手拈来进行科学探究,要尽量挑选多种材料比较筛选,在实验效果的可听、可视、可行方面下功夫。
(五)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班级的差异。
本课例是在我校小班内操作实施的。学生从七年级开始接受自主探究实验科学素养能力的训练,知道如何进行小组合作、角色互换,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意识,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创造设计探究方案,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各类物品作为实验器材进行探究,课后学生能深深感受到新课标物理教学的优势,对今后的物理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类自主探究式课例在实施过程中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实验科学素养能力和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我们也曾在大班内进行过类似课例的操作实施,感觉学生层次差次不齐,实验科学素养能力比小班学生更差,组织实施难度更大,实验效果比小班更差。如何在大班内更好地实施自主探究物理实验操作,是我校当前急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集体反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