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课题研究

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有效结合小课题论文

发布者微信

    

“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的有效结合
每到低年级语文教学研讨,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识字量大的问题,听着听着耳朵起了茧,再细细想来,似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解决识字量大已经不成问题了,利用现在做一个梳理。
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追捧“随文识字”,觉得不枯燥,又创造了合适的语境,便于学生理解字词之意。对此我是赞同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这一点。
随文课题识字——一年级很多课题中都有生字,这是一个处理生字的载体。
随文自读识字——开课后,我会很舍得,舍得给学生大量的自我阅读时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课文并不是重点,因此教师完全不应该剥夺学生自主识字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想办法认字,鼓励根据上下文猜字。这样一来,学生便养成了在句子中、文章中识字的习惯。
随文理解识字——对部分有难度的字,我则喜欢放在课文的理解中认识,先让学生对词义有了理解,再对字进行识记,这样一来就分散了难点,还让学生掌握的字词的意思,方能合理运用。
但是,课堂上仅仅随文识字是绝对行不通的。随文识字费时较多,很多学生脱离语境不能单独认识,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学的进度和识字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集中识字,这应该是对随文识字的一种巩固和落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选择了以下一些有实效的集中识字活动:
开火车——不仅要读,还要求读三遍后组词。有学生遇到困难后,采取同桌教、同学教、老师教三种方法。这个方法有助于老师甄别个别学生的识字情况。
我说你指——教师指明一个字,由学生在书中生字条中找出来。而后可以发展为个别学生来发口令,其余学生找出来。再进一步可以发展为小组或者同桌的识字活动。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字卡片跳出来——个别学生手握生字卡片站在讲台上整齐排列,持卡人先认读卡片,然后将卡片高举在前方让全班同学看见,教师或口令员发出口令:“***在哪里?”拿到相应卡片的同学手持卡片上前一步应道:“***在这里!”活动参与面广,学生注意力集中,是个不错的识字巩固方法。
同桌小老师——每次识字教学结束后,由同桌充当小老师,互相考一考刚学的字,全部会认了,由小老师画上一颗五星。如果有不会读的字,由小老师教读,学会后依然送上小五星。这个活动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小老师教读可能造成的是同桌的瞬时记忆,并不能真正的识字,因此还需改进。
摘苹果——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小老师上黑板取下自己会认的字教全班小朋友认读。适合于读文后第一次识字。为节约时间,允许一个小朋友摘多个“苹果”。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将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猜字,由老师帮助蒙眼,另外一个小朋友任意指认一个字,并问全班:“大家记住了吗?”全班齐答:“记住了!”猜字的小朋友开始猜字,手指并问:“请问是不是*?”没有猜中,全班齐答:“不是*!”猜中齐答:“就是*!”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游戏中生字反复出现,学生反复认读,强化记忆。
通过一系列童趣盎然的集中识字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当堂清”。
除去对课堂识字有效性的研究外,我还注重课外识字兴趣、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月,学生每天回家完成“集字作业”,收集报刊广告上5——10个生字认读、粘贴,第二天早读时间读给同桌听。第三学月,我对集字作业进行了改良,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每天在所读课外书中认识5——10个生字,进行标注。学期末,我开始鼓励学生尝试写“日记”,内容不在多,目的是让学生勤于动笔,在动笔的过程中积累生字词。活动实施到现在,90%的学生已经能够在课外主动识字,并运用在语文学习当中。
在我看来,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三合一”的有效结合是识字教学的最佳组合。
识字课题的研究到现在为止,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比如:课堂时间不够用,游戏活动暂时较多;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量差距明显等等。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力求突破这些难点,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