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心理健康高中心理健康

高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当我失去心爱之时

发布者微信

    

高中心理课教案

 《当我失去心爱之时》教学设计

【活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理念】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苦痛、微笑;见面,告别。
高二学生,有的已经经历了告别,有的正在经历,有的将要经历。这个班级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已被医院宣布无法正常生活,遗嘱已公布;一位同学的外婆住在敬老院里,目前恢复状态不是很好……
平和的生活环境并未使这些孩子准备好面对复杂的情况,所以临时出现类似的复杂情况容易手忙脚乱心理不适,或者即使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会下意识地抗拒接受该状态。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呈现的背景事例,学生认识到面对创伤性事件的应激反应症状以及需要缓释的必要性。
  2、   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尝试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3、   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学生有意识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
【活动准备】
  1、   课前收集生活图片。(高兴的、悲伤的)
  2、   制作课件。
  3、   制作心情记录年历片。
  4、   自由分成5~9人组。
【活动形式】
  团体讨论法、认知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流程
设计目的
1
游戏“心有千千结”。
邀请12位同学至空地参与游戏“心有千千结”。旁观者和参与者预测游戏结果;游戏结束后对照预测与结果谈感想。
创设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了解。
通过游戏暗示认知观念的改变: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情况,初起杂乱如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恢复原状。
2
展示生活组照,谈感受及印象。
出示生活组照,请同学推测图片人物的心情或者自己看图片后的感受,画情绪曲线图。
引导学生在轻松、开放的心理环境中表露处理情感问题的真实态度。
3
展示案例。(背景音乐《神秘园》。)
1、上海交通大学念大三的金赛君,选择了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2、一知名作家的母亲死于牙科治疗床上,于是这位作家一直抗拒牙科检查。以致于牙齿病变严重。友人建议请来牙科医生上门服务,但是当牙科医生准备器械时,他已死在治疗床上了。
3、漂亮模特当街伤人:15岁时父母离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独身来杭在酒吧当模特,——一个月前致电母亲称想妈妈,让妈妈来杭——事发前时常沉默不语——动不动和同事吵架——工作时将胶水浇到同事身上——途中遇车祸也未于在前同行的男友说。(分裂样精神病)
通过故事展示面对意外变故,不同的方式有了不同的结局,提醒同学注意正视生活中的变故,使学生自我反思,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4
主题活动(二选一):
(1)“当她的爸爸倒下了……”
(2)“当她失去双腿……”
情境设置(二选一):
(1)武林路环城北路东南口的施工工地上,一位骑车人被卷入正在施工的压路机下,不幸身亡。他的女儿只有8岁。
(2)播放关于“篮球女孩”的视频。
提问:如何帮助这个8/4岁的小女孩?那么如果是18/14岁的人遇到类似问题,哪些方式需要调整?
5
在彩纸上书写“心中的千千结”。(背景音乐《神秘园》。)
请同学在彩纸上书写“当我失去了心爱后……”
引导同学参与故事发展的情境,激发同学的兴趣,自然联系自己,引发体验感受。
6
自解、小组互解“心中的千千结”。
自己尝试、小组讨论相结合,讨论方式方法。(如若暂时无同学主动讲,则由老师先抛砖引玉。)
    引导同学学以致用,并且感受分享他人的想法,从而学会一些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7
彩纸变身。
通过折、撕等手法将彩纸变身。
通过动脑想、动手做,促使写着千千结的彩纸变身为美化教室的饰物;体验改变,学会改变认知和心态。
8
年历片记录每周心情与感受。
发放年历片,讲解年历片使用规则。
    通过长期记录情绪,反省自身的变化,并逐渐养成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的习惯,也由此形成正确的认知。
9
教师寄语。
1、图片展示《尝试压力》。
2、朗诵:《生活因温暖而美好》。(背景音乐《天亮了》。)
    总结明确缓释创伤性事件应激反应的方法。
10
同学谈本节课收获。
 
    再次加深印象,反观自身感受。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契机源于一位职高学生失去亲人之后难以自拔,很是让老师同学都很担心;此外,该学生所在班级中,也有较多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家庭问题。本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充分给予他们正视、思考和尝试释放压力的机会,学会改变心态、改变认知观念,尝试自我反思,学会缓解压力的技巧。本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执教过,从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经过不少改动。
心理辅导课本是生成性较强的课,总会有着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不管怎样,预设还需精心,活动主题也当提炼与组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注意追问的技巧,不急于让学生说他们尚未思考到的东西。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的本质也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青少年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与丰富性,从而能够体认生命的珍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一次试教中,因为对初三学生不够了解,活动开展起来心里不太有底。开课前一天,笔者利用午间时间到班与同学熟悉了一下,一个“不拿鼻涕”的故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到正式开课时,“心有千千结”活动先是失败的,后来再让同学尝试第二遍。幸好,第二次成功了,气氛也活跃起来。“篮球女孩”的故事同学们也是知道的,所以在播放视频前便让知道的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结果,播放视频时,大家还是深深地被吸引了……去临安上优质展示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选择了主题活动一。而结果上课时学生更多地围绕注意交通安全在展开提议,虽然教师在学生发言后着力引导,可效果仍不甚理想。孙义农老师认为“篮球女孩”的事例效果更好,冷静细思量孙老师的建议,反复比较两种课件设计,主题活动二由于有“篮球女孩”的后期图片作对比,效果确实更为强烈。
   另外,上这堂课时,笔者一直担心分寸问题:既希望学生睹图动情,又害怕真的有人哭得稀里哗啦无法收场。所以对图片的选择也煞费脑筋,幸好网络时代,这些网上的图片营造了一条生命演化之路。后来也考虑,如果采用学生小时候的照片、他们父母结婚的照片也许更有亲切感。若是真的出现哭得稀里哗啦的学生,让他/她畅快一哭也是好的。也许每位同学给这位同学一个拥抱,给这位同学写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只有现场真的发生了,我们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理,所以,要充分利用即时资源:学生的经历、认知,学生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等等。
           (此文获2008年度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三项评比”优秀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