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化学初中化学

初四化学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10-20 10:3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初四化学教学反思
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师生经过了紧张的新课学习过程。今年初四第一次改了教学进度,教学任务相对紧张。本册书共五单元,分别涉及酸碱盐、金属、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社会等诸项内容。从知识含量上来说,酸碱盐的知识比较庞大,化学用语、微观知识、基本计算、基本反应、实验设计与分析等等都在此汇集,呈现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网络,从容量和难度上,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以往酸碱盐的知识都放在初三下学期进行完,而本学期要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我们三位初四教师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临这种局面,我们初四化学教师共同努力,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我们设计了学案导学,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自学,这样减轻了课堂压力,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教学效率较高。设计学案导学要求符合课堂内容,适合学生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们对课堂教学也做了深入研究。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以畅通,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启迪,需要得以满足,从而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成为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因此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学,没有学就没有教,问题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过程,还是教学的切入口,一句话,问题应是教学的核心和主线。我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应使其具备“三性”。
一是开放性。问题有了开放性,才有讨论性。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解决渠道多元化,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不管答案是唯一的,还是丰富多彩的总有无数个解决它的办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有话可讲,讨论才会顺利的进行下去。不管是启迪性问题还是引申性的问题,它们的开放主要表现在:①问题来源的开放:可源于教师,可源于教材,也可源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②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开放,可以由学生独立的解决,也可以提交小组讨论,还可以由教师“出山”帮助解决。③问题的答案的开放,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者集体交流的问题,答案大多不是唯一的,师生可以就各种各样的观点进行交流甚至争论,并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意见持保留态度。
二是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还能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问题太深,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思维受到抑制,自然无话可说;问题太浅,又会使学生兴味索然,思维产生不了波澜。恰当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
三是生成性。不管是源于哪个渠道的问题,都不应把解决它作为终极的目标,而应在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同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即使,教师的结语也不应是“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而应该是“大家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可以继续思考这一问题”。只有不断生成新问题的课堂,才会有“绕梁三日”的效果。
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进度能跟上区教研室的总体进度,而且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好,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
 

下一篇文章:地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