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体育小学体育

竹竿舞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3-15 13:0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竹竿舞 教学设计
  •   公告:

    

《竹竿舞》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竹竿舞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加强交往、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的选择及分析:
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它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
将民族民间“竹竿舞”引进体育课堂中,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挥弹跳力。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将其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竹竿舞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她们的身心特点,动和美的结合。通过竹竿舞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编、自创、自演、自导的快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
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
2、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协调运动,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
教学难点:
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
教学方法:
1、教法:观察法、示范法、讲解法、情境法、对比法、竞赛法等
2、学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主要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阶段(运用讲解、示范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初步学习和掌握基本跳竹竿的动作阶段(简单的击竿和跳竿的动作技术,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分组组合展示学习阶段(体验探究,吸纳展示)——放松和总结评价阶段。
教学用具: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