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发布者微信

    
四、(18分)
1. 把下面的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⑥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
⑤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乡  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不同的含义。(4分)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5分)
3. 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诗歌到了唐代体制最完备。有古体诗,如    的《琵琶行》;有律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尾联是“戎马关山北,     。”
(2)宋代,词发展到了最盛时期,词分     两大派。前者以柳永为代表,代表作是《雨霖铃》,其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以苏轼为代表,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春秋时代的思想家    (人名),他的著作富有哲理意味,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就是这样一个名句。
五、(18分)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 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车,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有人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需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下那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 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尺骸散地了。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了,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被困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会遥远。
1. 结合全文,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红柳的特点。(5分)
2. 简析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2)“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3. 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问句具有怎样的作用?(5分)
4.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写高原的自然环境,有力地映衬出离太阳最近的红柳的不平凡。
 B. 文章借红柳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对历经苦难的仁人志士崇高品质的赞美。
 C. 用炸药这一高科技的法子替代人力砍伐红柳,表现了人类对付自然的聪明才智。
 D. 倒数第二段,“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这句话与开头第二段末句“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存”相呼应,读来发人深思,令人痛心。
 E. 整篇文章感情强烈,作者用激愤的语言愤怒地控诉了人类残暴自然生灵的行为。
六、(12分)
1. 请拟一条以“珍爱健康”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字之间)(4分)
2.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对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小组委员会最近通过的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表示欢迎。
3. 根据下面表格内的资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语句,表达要符合情理。(4分)
兴趣对象 感兴趣 一 般 不感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文学 74 72.55 22 21.57 6 5.88
语文 47 46.08 37 36.27 18 17.65
语文课 16 15.69 39 38.24 47 47.08
    上表是某高中对100多名学生对文学、语文和语文课的兴趣状况的调查结果。语文课和学生的联系最直接,尽管语文课是教语文的,又与文学有密切联系,但是兴趣程度的比较,表明语文课①          。由此可见,要重振语文教学的精神,提高语文教学效果,②          。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只能摇头叹息。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陛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即收回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请以“改变自我与改变世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