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短歌行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10-13 03:1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短歌行
  •   公告: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1、《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的诗歌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阅读能力。在本单元学习开始之时,已经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做了简单了解。学生在这样一个知识背景之下,加上已经学习了《诗经》和《离骚》,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上,经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自学,基本把握诗歌中人才难得的“忧”情。
2、通过学生朗读把握诗人慷慨悲壮情感。
3、诗歌中用典表现手法的运用。
4、背诵诗歌。
四、教学重点
1、诗歌内容中,诗人渴慕人才的“忧”情。
五、教学难点
1、诗歌中诗人“慷慨悲壮”情感的把握。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讲读法 多媒体教学
七、课前准备
截取鲍国安和陈建斌的《短歌行》朗读
八、课时设计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看图片(鲍国安扮演的曹操)引出曹操。
请问同学们,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吗?为了能够更加接近的了解曹操本人的形象,我们需要从曹操自己的诗歌入手来解读他。
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歌呢?在这些诗歌中他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形象?
师生一起回忆诗歌。教师板书重点语句

观沧海 龟虽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结:《观沧海》写出了曹操博大的胸襟。《龟虽寿》写出了曹操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点明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当年他亲率八十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的赤壁大战前夕、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
(二)、学生朗读感知全诗。
1、学生自读全诗,做一个整体感知。读的时候注意字音。
字音:譬如朝露(pì)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鹿鸣(yōu) 何时可掇(duō)
契阔谈宴(qiè)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请同学读出上面七个词语
2、全班齐读全诗。
3、5分钟时间结合注释梳理内容,并且找出这首诗歌的诗眼。
通过刚才的梳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本诗的诗眼呢?
提示:哪一个字在这首诗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明确:忧。“忧”贯穿了诗歌的始终。曹操的这种“忧”是不是我们在古代文人诗歌中所表现的那种“伤春悲秋”那种“忧”?
怎么样读出这种“忧”情呢?
注意读出“帝王之气、大气,和悲壮之气”要有“慷慨悲壮”的情感。
请两位同学朗读,并点评。
放鲍国安和陈建斌的朗读资料。让学生点评优劣,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陈建斌,读的有帝王霸气、慷慨。但朗读声调有些平,没有读出诗歌的悲壮。
鲍国安读出了诗歌的情感。
自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全班齐读诗歌
(三)、诗歌内容讲解
1、作者在这首诗歌里忧什么呢?
明确:“忧”人才难得。
2、在诗歌里面,从哪一句开始才切入主题,写自己渴慕人才呢?
明确:从“青青子衿”开始
3、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呢?
明确:用典。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诗经》里抒发什么内容?曹操借用引用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
讲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意指姑娘思念恋人。曹操借这句话是说自己思念人才。
5、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引用里《诗经》里的诗句。在《诗经》里是在写举办一场其乐融融的宴会,在宴请嘉宾。那么曹操引用这句诗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明确:“嘉宾”指贤士人才。写自己多人才的渴望,去迎接人才。在这八句曹操通过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把思念,渴慕人才的那种心情刻画的感人至深。
齐读这八句,注意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
6、刚才我们说诗歌从“青青子衿”开始写自己的“忧”,那么他为什么忧呢?
明确:写人生苦短。因人生苦短而产生“忧”。
7、怎么样解忧?喝酒。那么这个酒能不能解除曹操心中的忧愁呢?曹操借着酒力,看到了外面的月亮,他又是怎么样想的?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8、这一句作者借“月亮”怎么说人才难得的?
明确:贤士、人才像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把人才揽入到自己集团之中呢。这一句写月亮,接下来还有一处写月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要求:大家展开自己的想象,想象此时皓月当空,曹操横槊赋诗,吟唱“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两句是是不是同一个场景?那么这两句中间插入在“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属于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属于虚写。
9、“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想象什么呢?
明确:想象人才来投奔他。君臣欢聚,抒发诗人欣喜之情。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真的说乌鹊不知道往哪棵大树上停留吗?
明确:不是,用“乌鹊”比喻人才。说当时的人才们都在到处寻找自己的寄身之所,当时是三国鼎立,有三个君主,所以有很多贤才不知道哪才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曹操借乌鹊绕树形象的说明了当时贤士人才的现状。曹操作为一个君王,说这些人才不知道要到哪里出实际上想说都到我这来。我这可以提供给你们用武之地。既然如此,就要表达自己对待人才的态度了,是什么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故写人才来的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会像周公一样礼遇、接待贤才的。
齐读第二章
11、第二章也写自己“忧”人才难得,和第一章在内容上是不是重复,啰嗦了呢?
明确:诗歌题目有关。乐府歌行体。借乐府诗的题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歌唱
虽然在内容上和第一章表达的意思上有所重复,但情感上却比第一章更进一步。在内容上比第一章更深一步。第一章只是写出了自己“忧”人才难得。第二章中不仅仅写自己“忧”人才难得,还写出了自己渴望人才到来及对待人才的态度。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一个升华。特别是最后一句“天下归心”。他要让天下的人才都归顺到他这,准备干什么呢?
明确:统一天下。所以他“忧”人才难得,实质上是忧天下未定。
齐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在诗歌里面塑造的曹操形象和我们传统的对曹操的评价存在着极大地反差?为什么?
(四)、拓展与提升
曹操形象的认识与定位。
提问:通过我们学习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同学们对曹操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提示:从曹操的心胸博大宽广这一方面去引导。培养学生要有博大的心胸,有接纳万物的胸怀,这是我们以后人生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十、总结:
问学生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一、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去朗诵这首诗歌
2、背诵《短歌行》
十二、板书:
↗人才难得
人生短暂→“忧” ↓ (用典) 慷慨悲壮
↘天下未定
十三、教后反思: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前半部分的朗读让学生有点太多。在前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读三遍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节省出3多钟的时间来进行后面的教学。
在拓展与提升中,应该注重学生对曹操博大胸怀的引导认识。破除学生心中对曹操负面的认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