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微型课有感 11月17日参加的全员培训,收获很多,引发些许思考,简单罗列:
一、以具体实例阐述理念印象深刻。 印象最深的是奚老师执教的《杨柳青》:奚老师以《杨柳青》为例,让我看到了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教学手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很满足:学扬州方言、学扬州民歌。看似简单的流程,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教师的指导细腻、易于理解。比如:读歌词时,衬词要弱化;选择不同的节拍读歌词,知道了二四拍最接近口语节奏,是最合适的;民歌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方言演唱最具地方特色;学习了如何辨别调式等。 20分钟时间,奚老师结合实际,很好地诠释了如何抓住音乐本元的东西授课。
二、形象情境过于具体是否妥当? 孙老师执教的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片段欣赏,学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很热闹。结合《胡桃夹子》音乐,教师赋予音乐具体的形象与情境:斗牛、兔子找窝、孔雀争艳。 简单的肢体动作,随音乐进行律动,个人认为是可取的。但是如果赋予了具体的形象,比如牛、兔子、孔雀,再加上情境创设,斗牛场景、兔子找窝、孔雀争艳,教师拿不相干的具体形象情境辅助音乐欣赏,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学生会认为《胡桃夹子》作者所描绘的就是斗牛、兔子找窝、孔雀争艳的情境,显然这是与作者的意愿背道而驰的。
三、外来的东西如何转化到实际教学中? 曾看过录像——奥尔夫节奏教学片断,施老师执教的《合奏与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学生的席地而坐、多种打击乐器的自行选择,到教师以八个杯子为媒介,让学生自行设计节奏,几乎与我看到的录像相一致,所不同的是录像中的外国教师用英文执教,旁边伴有翻译,而施静莲老师是全中文授课。 一个是录像,一个是现场,那么我在想:外来的东西如何成功地转化到我们中国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来?结合我们的实际学情,是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比如: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条件,学生能否席地而坐?我们的学生能否人手一件打击乐器?我们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如何结合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把外来的东西渗透进来? 如果能够像奚老师一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来渗透外来的教学理念,我想这会让一线教师收益匪浅。
几节微型课,似乎打开了思维的窗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需要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