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大气“生气”了 |
《大气“生气”了》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地球的“烦恼”》中的第五框题《大气“生气”了》。 一、 教材处理: 结合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绿色的地球,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发展。针对本课教材涵盖的知识点比较丰富但拓展内容相对较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将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通过从玩中学在学中悟,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特点,我用“三个一”定义了学生的学习优势。即一种理念,一个平台,一次交流。在我校生本教学的开展中,我采取了BB交流平台, 通过将前置性的小研究分享到共享平台,让学生提前搜集感兴趣、易收集的资料,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前的沟通,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不利因素: 关于大气污染,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搭建学生认知局限性与实际生活需要性的桥梁呢? 我通过白板资源的运用将生活中大量的图片引入资源库,出示图片的随意性与随机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来理解、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儿童道德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地球这一美好家园正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引起许多“烦恼”。我从以下三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够乐学、会学、好学。 乐学:知道大气生气的主要表现:酸雨、臭氧空洞、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知道大气“生气”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会学:能依据课文中的文字和图片概括大气“生气”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好学: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规范人的行为对于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意义。 根据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预设为以下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到大气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及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大气“生气”的具体形成原因及危害。 由于本课内容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条件,所以我通过电影课与白板整合的方法巧妙的突出重点、化难为简。 四、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预设了以下五个环节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下面我将具体谈一谈本课的教学流程是如何开展与实施的。 首先(一)电影导入,设佳境。 一场电影,一张罚单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电影,请你猜一猜这是一项什么活动?你知道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吗? 李岚清先生曾经说过:"运用优秀影片加强对孩子和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效的办法。在导入环节,我打破以往通过交流谈话创设情境的单一模式,开放式的引入电影课,震撼的画面一下将学生的目光牢牢的抓住。使学生能够迅速恢复到学习状态,引发思考。 你知道她是谁吗?就是她,让美国最大的电力公司接到了一份别样罚单。试着猜一猜电力公司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这又与自由女神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5课大气“生气”了。 有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图片与资料随意切换既做到环环相扣又增添了导入环节的乐趣。巧引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进一步探索学习创设佳境。 (二)合作学习,研究忙。 一次合作,一场讨论 你知道大气生气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吗?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形成的吗?他们究竟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请同学根据下面的要求分组合作,共同来寻找答案。比一比哪个小组是最棒的科学家团队。好,现在计时开始。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当学生为酸雨危害而感到惊讶之时,巧设讨论,在生本小组研究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的资料与组内同学分享、交流。根据白板上的具体要求与计时器,合理的分配时间,进而进一步的合作探究。 (三)挑战比拼,验成果。 一回挑战,一次PK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请各小组新闻发言人上台接受挑战!承接上一环节的讨论,我设计了小组PK汇报环节,通过小组间的PK学生初步了解了酸雨、臭氧空洞与大气变暖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大气变暖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和影响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二者虽然有一定联系但现象与成因确不同。为了突破学生学习的瓶颈,我通过四幅图片、三种现象、二段故事、一次旅行形象的诠释了他们形成的具体原因与危害。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明白二者的异同。 (四)以影移情,促反思。 一段演讲,一段演讲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精彩的演讲,一位小女孩在联合国发出呼吁,短短六分钟却让全世界为之沉默与思考,她究竟说了些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一段演讲使学生不仅有了理性的认识,同时更加深化了感性的理解。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影移情帮助学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秘密”,原来一切问题的始作俑者是人类本身,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五)知行合一,重践行 一次游戏,一种行动 同学们,其实我们不仅可以用语言来改变人们的观念,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一起给“大气消消气”。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做起找出减少污染的好办法。学生说出一个有效的办法,罩在地球上的乌云就擦去一片,直到地球露出灿烂的微笑。希望同学们的回答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一起爱护我的地球,我们的家。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依据品德培养目标结合现代的信息化教育手段,使学生化未知为乐知,促未行而践行,酣畅淋漓的发挥其品德教育的作用。 以上为我本课的说课内容,感谢您耐心的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