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新修订的内容,原来是在一年级上册将分类作为准备性知识单独安排了一个单元,新修订的教材为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突出分类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将分类与原一年级下册统计合编在一起。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又不是正式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它是为以后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的心理特点和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的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年龄特点,把了解分类的依据,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是本节课的难点。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导入时通过老师带来礼物(各种不同类型的玩具)用课件呈现给大家,但要考考大家这些玩具一共有几种类型,来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掌声鼓励等方式体现愉快的教法。在练习时,采用美观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2、引导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设计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开头。 3、观察发现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观察记录,再说一说,然后通过观看幻灯片生活中的分类。发现分类不仅整齐美观,而且使用方便,从而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分了五个环节 (一) 情景引入 1、老师出示画面(各种不同类型的玩具),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学生回答。师问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2、学生举例说生活中看到的分类的情景。 3、师由学生的举例中引入课题,板题。 (二) 探究新知 1, 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课件出示例1的气球图片,让学生先说一说观察得到什么信息,可以把这些气球怎么分? 2, 分类的操作,体会分类的过程,试着记录分类的结果。 对学生提出要求,按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有几个,把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1) 展示先分在数的方法。 师问: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 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指着完善的象形统计图提问,生观察后回答。 (3) 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讲解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什么,数据在下面一行,上面一行是形状,中间画线的作用是更加清楚、整洁。 (4)小结 3, 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 问学生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分一分吗?(颜色) (2) 学生活动,分一分,按照刚才学习的整理方法表示统计结果。 (3) 组织学生交流,老师出示完整的统计结果。 (4) 问: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5) 小结:都是对同一些气球进行分类,为什么得到的结果不同?学生思考交流,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三, 巩固提高 1、 基础练习 (1)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第2题1小题 (2) 放手学生完成第2题2小题。 (3) 讨论:同样分的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四,课外延伸 放视频:生活中的分类 让学生体会分类的作业 五、课堂小结 谈这节课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