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培养学生语感 [摘要]因为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生活的主要途径和语文生活质量的表现,所以,语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力,当然成为人的素质中最基础、最有活性的部分。语文教学要力求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对话”中训练语感,通过与文本的三度对话,与社会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使其语文生活有与其年龄相应的质量。
[关键词]对话;语感;文本;社会;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思维和语感。在这些素质体系中,语感是核心,其他三项是从属于语感。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谓“语感”,我国教育学家夏丐尊有过这么一段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意,‘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的确,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具有知情合一、灵肉同一、理解观照统一的特色。因此,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