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轴对称图形》教学思路及反思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学习,意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根据其特征准确进行判断,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和神奇,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四年级还将进一步进行研究,对三年级孩子来说,这初始的第一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在备课时,着力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顺应学生的直觉,切入新知识。 虽然本节课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但是对于对称现象,学生却并不陌生,我们曾在三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一次预备课的调查,请学生描述自己对于“对称”这一词的理解,学生能像到:相对的、面对面、两边一样等等,还能举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纸飞机、窗户、翅膀、玩具熊等等。因此我们认识到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有着丰厚的生活经验。但物体的对称特点与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称性”是某些物体的特征,“轴对称”是部分平面图形的特征。正如风筝是对称的物体,画下来的风筝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因此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正确地建立相关概念,并能主动灵活地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对称的直觉感知,并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的对称物体,如蝴蝶、鹦鹉、青蛙、天坛、古塔、中国结、剪纸、脸谱、树叶……让学生在静静的欣赏中,在同类物体的观察比对中,主动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即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在学生充分认识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之后,我们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将其中的对称风筝画了下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体悟到,今天这堂课研究的不再是生活中对称现象,而是平面图形的对称。 二、精炼课堂提问,提高操作活动的效率 “对折”是“轴对称图形”的研究方法,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对折的欲望?我们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1、这些平面图形还是对称图形吗?2、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它们是对称的?促使他们主动寻求既有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提出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对折”,3、对折后你观察到什么就肯定这些图形是对称的?这样的处理使接下来学生的操作活动,目标变得清晰起了,学生带着明确的方法和活动目标进行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自然而流畅。 三、多角度出发,促进概念的内化。 “轴对称图形”是个比较长并且拗口的名字,它的特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也是相对较长的一段话,几次试教中发现,孩子对概念的识记总是困难重重,怎样将这种新的数学概念纳入到学生的知识系统之中?我们认识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做了各种尝试:1、我们准备了风筝图形学具,让学生在“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指一指”等实践活动中,充分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我们设计了简洁的板书,以突出轴对称图形概念的本质特征,我们在课堂上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完全重合”的含义;我们设计了图形对比的活动,通过课件演示“不完全重合”图形与”完全重合”图形的对折比较,深化学生对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理解;……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的多感官参与下,数学概念慢慢地建立起来,原来生涩的概念,才能变得顺畅而熟悉起来。 四、练习目标明确,丰富学生对概念理解。 这节课的练习我们一共设计了:想一想、辩一辩、找一找、猜一猜、做一做五个环节。 “想一想”设计了三组图形的对比,目的分别是:1、完全重合与不完全重合的比较。2、一条对称轴和多条对称轴的比较。3、形状相同的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的比较。 “辩一辩”设计了三角形、梯形、圆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五个图形。两个目的:1、某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不能代表这一类图形。2、对于普通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讨论,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轴对称图形的本质。“找一找”让学生在熟知的国旗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并进一步加深对于轴对称图形不止要关注形状还要关注图案的理解。“猜一猜”的活动设计:1、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标志就是轴对称图形。2、渗透怎样用一张纸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3、学生利用对新授知识的理解还原一组趣味轴对称图形。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爱挑战的心理特点。 “做一做”应该是学生最兴趣的环节,在这样的环节中让学生切实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以上是我们三年级数学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思路,还有很多不到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