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是一节不错的数学课,作为听课老师,收获很多,谈几点感受: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陈老师紧紧围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个问题,对这节课精心设计,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猜一猜、摆一摆等几组活动来探究,使学生经历“感知——操作——体会”的过程,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在层层深入中得到真知,尤其是在学生“摆一摆”的活动中,学生自己摆出了沙漏形的轴对称图形,显示出学生的原创和智慧。 2、在类似“轴对称图形”这样的小学中年级几何概念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做到有的放矢。小学中出现过的某些几何概念,初中将重新表述,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如梯形的定义,小学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初中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着眼于让学生感悟。 3、对一些几何概念本质的呈现可以适当简单一下,以“角的认识”为例,二年级学生认识角时,是以直角为基础,认识钝角和锐角,没有明确的度数范围;四年级学生认识角时,不但有了角的度数范围,还增加了平角和周角,学生认识几何概念是有阶段性的!
陈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非常好,引导的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到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摆一摆、做一做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 陈老师在讲解笑脸部分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让学生去总结,轴对称图形不仅观察图形,还要观察图案,这样下面判断国旗时估计就不会出现混淆的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