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说课的题目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它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十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分析教材 明确方向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虽然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但孩子们从进入小学开始学数学,这种策略的应用就常伴随孩子数学学习的左右,如低年级在讲实际问题时基本上是离不开图形的,中年级学习分数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实际应用,这些都必须借助图形才能让学生明白,再如四年级的间隔排列的规律、搭配的规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等这些知识都可以借助画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图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是解决几道关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数学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形成主动的选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策略选择和应用的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
(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借助图或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4)情感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重点确定为: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产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难点为: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学生自主预学单、课堂操作辅助材料。
学情分析:在本课学习画图的策略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画图的具体经验,比如画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但是,以前的画图主要是使得题目更加形象和直观,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无序状态。而今天的画图更主要的是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以解决稍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二、选择教法 指导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程 完成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我校“开放课堂模块导学”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唤醒经验,孕伏策略
课始直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板书。
接着谈话:有人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有准备敢尝试,知道老师说的学习者是指谁吗?那你们准备了吗?尝试了吗?
学生汇报通过课前自主预学的收获。
交流尝试题时实物投影学生的三种解法:方法一:直接列式,用三步解决问题;方法二:画图,但列式与一相同;方法三:画图,一步解决问题。
请方法三的同学讲一讲如何想到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得出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画图)
接着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小结画了图之后还要学会借助图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必要的准备和尝试是获得新知的必由路径,因此,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预学。课始,汇报预学时的收获,(目的是再现和激活并为画图策略埋下伏笔,)再现有关长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为本课解决问题做好认知准备,尝试题的初次画图更是为下面探索画图策略作准备。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变换情境,灵活画图。
(1)出示例1,齐读题。
通过读题和手势比划,学生发现这道题中长方形的长变了面积也变了,和我们过去学习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是不同的,光看文字叙述,一下子想不出办法,不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
那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学生从课前的尝试中受到启发,马上想到可以画图。于是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课堂操作辅助材料上画图,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对如何画图,画图有哪些技巧,画图时应注意些什么?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在试误和寻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画图的方法。
示意图画好后教师提问:画图之后再来解决问题,你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通过看图,寻找图形中的变与不变,学生发现增加部分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花圃的宽,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列式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呢? 让学生感悟到画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设计意图]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的叙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会产生画图的需要。在学生画图时,老师适当指导和帮助;当学生画图之后,通过观察比较,将数与形的意义对应起来,结合已有旧知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所求问题。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回顾与反思,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变换情境,刚才是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如果把长方形的宽减少,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试一试” 。
读题后让学生明白鱼池的面积之所以会减少,是因为宽减少了。手势比划后让学生在图上画出宽减少的情况和面积减少后的部分。
学生独立画图思考,列式解答。
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并再次将图形和文字叙述进行比较。
看图交流后比较两种不同解法。
之后教师提问:如果题目中既没有告诉我们长,也没有告诉我们宽,只告诉它们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此题先帮学生分析题中关键的一句话(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然后再由学生尝试画图。图画好后边看课件演示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口头列式。
最后让学生说说解决了几道题目后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例题学习之后呈现了两道巩固性习题。第1题是对例题的模仿性应用,学生通过画图进一步体验画图作为策略的作用;第2题是综合性应用,在长和宽都没有告诉的情况下,综合考虑面积增加与长、宽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求出长和宽再解决问题。)这两道巩固题是对例题的延伸和发展,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不断感悟画图策略在解决有挑战性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2、拓展练习,综合应用。
出示改编的想想做做第2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脑中快速画图并口头列式。
(1)长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宽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3)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第三个问题出示后相信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列出算式320+400=720(平方米)到底是不是?教师在算式后加一个问号,让学生在课堂操作辅助材料上画画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当操场的长、宽都增加以后,它应该还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解答,集体交流。少了一个角,还要加上8×8=64(平方米)。
由此教师指出计算也不是最重要的,比计算更重要的是方法。所以有时候光脑子里画还不够,还要在纸上画。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求增加部分的面积呢?小组合作,比一比哪组同学善于思考想出的方法多。
实物投影学生的不同解法,并进行讲解。
(4)长增加8米,宽减少8米,面积改变吗?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这道拓展题充分体现了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采用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运用画图策略的过程中探索变化规律,享受数学思维活动的快乐。首先,题目出示的方式具有心理暗示的效应:先以文字的“误导”让学生轻易地获得答案,再通过画图的策略寻找问题的关键,并通过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图的价值。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最后我用三个问题总结本课,(1)解答这类实际问题的策略是什么?(2)画图的策略有什么优点?(3)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图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其中包含一节课中的点点滴滴,)全面而简明地将所授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综观本课,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画图经验,依据“提出实际问题一解决实际问题一反思解题活动”的教学线索,采用了回顾与分析、变式与对比、感悟与体验等渠道,逐步使学生对“画图”策略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想的目的。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