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堂教学反思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只能粗浅地说一些设计思路,还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在课前了解到,很多学生看到11至20这些数,会认、会读了,所以本节课把重点放在了:理解“十”是一个计数单位,10个一就是1个十,数的大小和顺序。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借助图象、操作等直观、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使得所学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课我主要组织学生通过“摆小棒”这一活动,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并在“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估一估”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体会数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四步骤: 第一,教学“10个一是1个十”。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下子”这个词,教学的开始就设计了游戏“魔力眼”,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的好处”,初步体会“1个十”的优点,初步感知计数单位“十”。 第二,认识11至20各数。华罗庚说过“数起源于数”,让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小棒”的过程认识11至20各数,并直观感知这些数的组成。这里分为三个层次: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12。让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摆12根小棒,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摆了12根小棒”,明确了摆法后,再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最后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2数的组成。2.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摆小棒,认识11。3.学生合作,摆出十几,认识十几。在摆数、认数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11应该写在12的前面还是后面”等问题,让学生根据已经认识的“1至10”的大小和顺序,初步感知11至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后面,通过“想想做做”第2、3题和拓展的“猜数游戏”,再让学生进一步知道11至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 第三,巩固练习,进一步认识11至20各数。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比如:1.通过数数学书的张数,感知数的大小和“2个十是20”。2.看着尺子上的数读数,发现数排列的规律、数的大小和顺序;不看着尺数数;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玩猜数游戏。3.对“草莓”和“雨伞”进行估计和数数,积累学生估计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感,并让学生从定向思维“数10根小棒捆成1捆”,拓展为“任何物体都可以10个一是1个十”。 第四,彰显数学文化 。通过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用“石子计数”,10块小石子换成1块大石子,让学生感受“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计数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 第一,怎样处理好教师引导学生和放手学生的关系?总感觉自己有的地方不敢放手,总是在引导着学生学习。 第二,学生不敢说“1捆小棒”,总是说“把10根小棒捆起来”,教师在这里应该引导学生“以后看到像这样的1捆小棒就直接说:1捆小棒。” 第三,觉得课堂时间不够。主要有两个环节:1.例题“摆12根小棒,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自己先摆一摆,然后再从各种摆法中提取出最优的摆法,最后再让所有学生用“先摆1捆,再摆2根”的方法摆出12,这样就摆了2次,但是时间不够,所以就让学生先在大脑里思考摆法,再动手摆。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是感觉没有“放手”并且“在大脑里思考摆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2.“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的大小,培养数感。但是时间不够,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一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