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备课思路介绍 下面我来谈谈这节课的备课思路。先谈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0—10的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对11—20有了初步感知,因此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数到20,并能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整节课设计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使一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前提下通过大量操作让本课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操作比较法”和“观察发现法”,让学生经历感知—比较—理解—发现这一过程。 预设的流程是这样的: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感知1个十。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复习0—10导入11—20这 一新知,用游戏魔力眼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一个十,再拓展到生活中“十”的广泛应用。 二、 操作实践,建立概念,认识11—20各数。 这一环节让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再循序渐进地提出,怎样摆能让 大家一下子看出是12根,再通过摆11根,摆十几根,数一数、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十几的组成,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 接着让学生思考“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引出2个十是20,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 三、 巩固练习,促发展。 这一环节通过一系列巩固练习,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感知、理解、掌握、运 用。 1、让学生用数学书数出10张捏一捏,再数出20张捏一捏,深化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2、说说生活中11—20的数,把课堂再一次拓展向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用直尺让学生弄清11—20各数顺序和大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谁大谁小的概念。 4、完成草莓图和小伞图,强调估数和数数方法。 四、总结提升。 最后用“你知道吗?”这一小介绍,把认数结合到古代计数,再次总结10个一是1个十。 以上是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当然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