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新选的一篇课文,我从没教过,闲暇之余便随手翻阅翻阅。不想,对于这篇课文,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图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 童年的乐园。这里的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课文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 第一次读,我就被萧红的文字所深深打动。 因为感动,因为喜欢,我就向平行班两位同龄教师力荐这篇课文,我们达成共识:学校同课异构就上这一课。为了上好课,我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感悟语言,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线索,琢磨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跟我一起感悟萧红语言的魅力。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 在教材研读中,我的的教学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