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解读的是《北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第7册》 我将从研读课标、解读教材、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研读课标: 研读课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1、数学学科总目标可以概括为:学生能获得“四基”、 体会联系、增强能力、兴趣习惯 获得“四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增强能力: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习惯: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四年级数学属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是: 知识技能: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在学习中发展数感、培养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要求学生愿意参与数学活动,认识数学的价值,乐于思考。
第二部分是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分为五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活动 数与代数的知识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配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空间与图形包括:线段、直线和射线、平角和周角、方向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包括: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和可能性 解决问题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了课标的要求,再来分析一下教材 二、解读教材 我将从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内容结构、编排体例、教材特点 1、内容结构:本册的内容结构包括多位数的认识、乘法、除法、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统计和可能性。其中多位数的认识、乘法、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空间与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应用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统计和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2、编排体例:本册教材的编排体例包括主题图、例题、试一试、练一练。 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展示了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 例题:通过人物的对话贴近学生生活,增加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试一试:习题具有针对性,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练一练:富有弹性,层次感强,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需求。
3、教材特点: (1) 体现课标中的核心理念 (2) 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地学习方式 (3) 体现知识形成过程 (4) 设计开放性题目 (5) 具有趣味性
(二)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已学内容: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读、写。二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及读写。本单元的内容有: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本册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四部分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包括读法和写法、用万作单位的改写;数的产生包括古时的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包括用亿作单位的改写、四舍五入法、读、写含三级的数;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后续知识是五年上册:求积和商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已学内容:二年上:表内乘法三年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册教材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口算乘法分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因数中间末尾有0);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估算;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后续知识有四年下: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算;五年上:小数乘法。
第三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已学内容:二年下册:表内除法、三年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三年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和整理与复习。口算除法所学内容是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笔算除法包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商的变化规律两个知识点。后续知识有四年下: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简算。五年上:小数除法。
第四单元:空间与图形(角的度量) 已学内容:二年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二年下册: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本册要学的内容是:线段、直线 和射线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方向与位置 。后续知识包括: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及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已学内容:一年下册:象形统计图;二年上册:条形统计图 ;三年级下册 :条形统计图 一个单位表示2个数量 。本册这一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简单的统计图,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条形统计图,学生要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首先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然后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第二个层次是认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第二部分是通过实验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活动规则的公平性。后续知识是五年级下册的复式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根据学科总目标、学段目标、本册目标和第一单元目标,我设计了“多位数的认识”这一单元: 1、数的认识知识体系包括:整数的认识 、分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认识 。 整数的认识包括第一册认识10 以内的数、认识11--20各数 ;第二册 认识100以内的数 ;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七册多位数的认识 第八册正数和负数 。 分数的认识包括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认识包括第六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册小数。 百分数的认识包括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
2、多位数的认识 (1)多位数的认识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计算器、编码 亿以内数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在具体的情境中会读写,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能将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要求学生能用计算器表示多位数,并能用计算器做加减法。
(2)在多位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中核心词---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4)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①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主要表现包括: a理解数的意义。 b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c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d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e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 f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教学中培养数感 a提供初步、整体地了解多位数的情境 b在具体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背景 c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d使学生了解数学史实中的相关资料 e通过活动感受多位数的大小,培养估算能力 f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②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 ③培养信息素养
④注重适合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⑤素材的选取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三、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部分。 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在“做”中学数学 2、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评价建议:数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1、评价方式要多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2、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单元知识技能自查表。 3、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进行检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使学生数学素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不能局限于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精心研读教材,把握住每一课中的主要目标,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与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只有让学生能开心的学、扎实的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