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的早期发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同伴关系的早期发展》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儿童发展概论》中第八章《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儿童心理过程发展特点,儿童早期亲子发展特点,这为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是儿童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儿童成为社会人的重要表现。掌握儿童同伴发展特点是理解儿童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二、说目标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方面设定。
1、知识目标:了解同伴关系的功能;知道同伴关系的类型;掌握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影响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因素。
2、情感目标:能够正确看待儿童的同伴关系,关注、重视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
3、能力目标:能够对如何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做出指导。
三、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儿童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特征。
2、教学难点:影响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因素。
【分析】儿童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应在本节内容中继续构建发展心理学思维视角。因此儿童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本节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中,理解影响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因素需要学生在掌握儿童同伴发展的基本知识后,结合教材前面所学习过的有关“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故亦设为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展示法、情境表演法、谈话法。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分析】导入部分播放有关区角游戏活动片断,旨在直观形象地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2、第一部分:同伴关系的功能
【分析】同伴是儿童满足自身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是儿童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先要基础。本部分内容相对简单,请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同桌间相互讨论并进行总结归纳,教师作补充。
3、第二部分: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0-6、7岁儿童的内伴交往发展特点,内容较抽象、精练,特别是学生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很少接触0-2岁儿童,为更好理解早期同伴关系发展特征,故设置情境呈现环节。两位或三位同学一组,模拟2岁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伴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4、第三部分:早期同伴关系的类型
【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三种同伴关系类型,即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和被忽视儿童。内容相对简单,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说出同伴关系类型的划分及每种同伴关系类型的行为特征。教师对同伴关系类型如何测量做进一步补充和阐释。
5、第四部分:影响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
【分析】本部分从父母的教养行为、认知技巧、名字、生理特征、出生顺序、行为特征等方面分析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为本节难点。主要以讨论形式展开,以期拓展学生思路,加强学生理解,另外根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的生成性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资源拓展。
六、说教学延伸
本节内容的教学延伸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同学们在课下以小组形式讨论案例并完成案例后的两个问题。
案例分析: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们都很用心地在作画、涂色,我来回巡视给个别幼儿辅导,突然张雨轩大声地喊我:“老师,我向李浩然借油画棒,他不借给我。”任凭张雨轩怎么说,李浩然就是不借,牢牢地看着自己的油画棒。这时我上前,问张雨轩:“你的油画棒呢?”她说昨天带回家忘记带来了,我又问李浩然小朋友:“你为什么不愿意借给她油画棒啊?你们坐在一张桌子旁,应该是好朋友啊,好朋友要互相、互相关心是不是啊?她借用一下就还给你,好不好?”李浩然不看我,低着头说:“我爷爷说我的油画棒不给别人用!”我当时头就有点懵,耐心地坐在他旁边和他好好地说:“爷爷这样说是希望你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你想想如果今天你没有带油画棒来画画,你是不是也希望她能供给你用一用呢?老师也记得你上音乐盒学借用过别的小朋友的水彩笔呢!有好的东西要懂得和别人分享。”张雨轩在旁边着急地说:“小朋友要互相、团结友爱,老师对不对?”他这才不情愿地把油画棒借给张雨轩用,而且不准她自己从盒里拿油画棒,张雨轩用完后,很有礼貌地对着李浩然说谢谢。
请思考:该案例中李浩然小朋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样的行为特征会对他的同伴交往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是李浩然的老师,如何指导该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