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课后说课
本节课是采用汽修项目教学法进行的,要求自己无论在教学理论,教学构思,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针对汽修学科教学特点和项目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
教学设计:《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中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发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小组讨论,网上搜集素材等内容加以提炼和提前练习,使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内容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和细节的讨论,研究操作中的问题,参与问题的解决,对学生提出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功的能力上,教学的目标定位是让学生掌握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为了使整个课堂融为一体,我设计了以提前下达项目任务主题,使学生一下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从搜集资料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到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传统思维的模式,结合小组智慧的结晶来分解本次任务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使各个环节有疑问,有解决办法,有细节分析,有设计思路和来源。再到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使各知识点分层展开,合理流动,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变为师生参与的“公言堂”,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互动,强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本节课大部分采用交互式的课件提问,设问,讨论,强化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通过日常授课来看,对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应有的兴趣,因此,在平常的备课过程中,要求老师力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这样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希望专家提出一些宝贵的指正意见。
教学效果:回顾本节课的课程预设,我做到了以学生的自学贯穿始终,紧扣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理念”,优化教学情境,做到“手中有方法”,加强学生的能力提高,租到眼中有学生。
讲授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开始讨论,小组长协调,并把本组讨论的意见归纳综合,汇报发言。我巡视观察掌握完成的情况,随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把讨论步步引向深入,来突破难点。
在实践过程中,我始终贯穿在每个小组的操作之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找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总结发言,促进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内容,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突破重点。
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增加了和汽车教学相关的信息流,我搜集了大量的投影片和图片,运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这样促进了教学,能声情并茂,生动有趣,使学生根据图片和资料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得到了创新。
整堂课总的来说,应该算是成功的,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教材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体现了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样,进行立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得当。
教学启示:知识与能力本是同根,有了知识的支撑,能力完全可能是学生心智生长的结晶。
问题思考:探究问题不应泛化,随意,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小组讨论不能成为学生成为的“避风港”,教师的“课中休息”,教室的“微缩课堂”。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