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的常春藤叶》。(投影二)这节课我主要从专业,教材,学情,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专业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它将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批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的理论及技巧,具有汽车推销技巧和汽车故障诊断的能力,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通过对《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领悟到理想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培养爱岗敬业、踏实做人的职业态度。
二、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国家规划语文新教材,它是由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为职业模块第四单元职业与理想的第一篇课文,它用巧妙的构思、细腻生动的描写,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其中所反映出的理想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高二同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表现出的朴素的人类情感和用生命实职业理想是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因此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勾划时间线索以及病情发展顺序)欣赏小说精巧的情节结构,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勾划、朗读,)体会小说语言的幽默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人性美。树立职业理想,培养执着信念。
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精巧的情节结构。体会小说语言的幽默风格。(因为它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特色。)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人性美。树立职业理想,培养执着信念。(我们的学生是职高生,他们毕业后就会踏上社会,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应教育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和培养职业道德,但这是属于心理认知的范畴,所以是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是汽车专业高二、三班,该班有五十七位同学,只有一名女同学,这个班上的同学上课发言较为积极,语文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功较为扎实,对小说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但两极分化较大。在高一他们学过《项链》和《荷花淀》,已经懂得小说的初步欣赏要从环境、情节、人物这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因此他们为现在的综合性欣赏小说已有了知识准备。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用多媒体教学,并采用以下多元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围绕课文进行赏析)
2、情境教学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思想产生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辩明是非,获取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对疑难的问题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设计(投影3)
(一)以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和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故事导入:
它与《最后的常春藤叶》有异曲同工之妙,命若琴弦,善意的谎言播种希望,那么当一个人命若藤叶时又将怎样呢?由此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作者欧•亨利简介:(投影4)
(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能锻炼他们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能力,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投影5)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及其代表作
(由我介绍给学生,增加学生文学常识)
(二)整体感知(投影6)
1、 学生复述
课外学生预习了课文,引导学生从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角度进行概括总结,复述课文
(设置这一环节,既能检查学生的课外预习情况,学生在复述的时候也锻炼了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情节结构分析:(投影7)让学生勾划时间线索以及病情发展的句子,找出时间变化和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从而把握情节顺序。
(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这里有两条线索,学生对于琼珊病情的那条线索很 容易通过 老师引导找出,但是对于贝尔曼何时画藤叶则需要启发学生从最后一段医生的话里找出。)(投影8)
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是由什么将其串在一起的呢?
对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会答到琼珊朋友“苏艾”上,此时要引导学生,仅有苏艾并不能使情节得以发展,推动情节的关键正是这最后一片叶子。
(三)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本内涵(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并作勾划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把握人物形象。)
(1)第一方面: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
1、故事的开头写道,琼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那么琼珊能活下来吗?
要求学生找出医生及周围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及琼珊自己的感受并朗读。
2、小组讨论、交流:是谁挽救了琼珊?(投影9)
小组讨论后可以有如下几个结果:琼珊自己,医生,苏艾,老贝尔曼。
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呢?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是“爱”,在这里达到了教学情感目标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美。(投影10、11)
3、小组讨论: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什么?
贝尔曼。因为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一片藤叶,给了琼珊希望。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挽救琼珊的生命?
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语句,勾划,朗读。并要对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的词用重音来强调。(投影12)
(2)第二方面:关于贝尔曼其人(投影13)
1.小组讨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能说出理由吗?
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小说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从而得出主人公应该是老贝尔曼的结论。(投影14)
2、小组讨论: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研读文本,通过对贝尔曼在文中的三次出现形象的分析概括,可以掌握到人物描写的方法。
3、为什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
通过对“杰作”二字的探究,让学生明白贝尔曼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献出了生命,归纳主旨。而我们的学生,未来的职业人又该怎样做呢?通过学生发言,谈感想。在这里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的专业,努力学习,热爱自已未来的职业,并要执着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投影15)
(四)品味赏析
(1)品读欧.亨利式的结尾
要学生探讨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并找出前面的伏笔。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投影16)
(2)品读欧.亨利式的语言。
此环节我会展示例句,让学生朗读,并从修辞、思想情感的表达方面品味并概括出欧.亨利的语言风格。在此突出了教学重点。
(五)拓展迁移(投影17)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欧•亨利式结尾的进一步认识。(投影18)
学生补叙这一情节。
学生在补叙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综合职业能力。
(投影19、20)(投影21)
(六)作业设置:韦唯《爱的奉献》伴奏中,布置写作《谈谈我对爱与生命的感悟》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可能越来越淡薄,所以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这个作业,希望他们去领悟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
五、 板书设计(投影22)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小说三要素
环境
自然环境与人物的居住环境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底层艺术家的群像)
琼珊 苏艾 贝尔曼 医生
四天中的变化
时间 病 情 发 展
十一月 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 琼珊病重 贝尔曼画叶
第二天早晨 琼珊病危 贝尔曼生病
天刚蒙蒙亮 琼珊转好 贝尔曼住院
第二天下午 琼珊脱险 贝尔曼去世
明线--最后的常春藤叶--暗线
品味赏析
(1)欧,亨利式的结尾
小说结局意外
(2)欧,亨利式的语言
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
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