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思品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稿> 正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说课教案

本站微信

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教材分析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基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是《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讲述实践的内涵、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冀以引导人们重视实践、热爱实践、积极参与实践。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本课主要运用教材资源、多媒体及实物展台。
体现合作理念,渗透产生式教学策略。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⑴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注重知识的生成。
⑵相关难点、重点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2. 教学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思考并做出初步认识
锻炼学生自学和表达能力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问导入:同学们思考一道数学题的解法;学校组织同学们打扫卫生,美化校园;大猩猩搭积木摘取高出的香蕉;地震使得一海岛移动了位置……哪些是实践活动,怎样判断某活动是否是实践?
教师:同学的发言揭示了实践的内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引导学生认知实践的基本含义要注意两点: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学生思考,选择发言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动物,人在行动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设问导入,开门见山指向教学目标,简单明确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情景展示一: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结果螃蟹泛滥成灾,把越国的稻子都吃光了,弄得越王勾践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讨伐吴国。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吃过它。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问题: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情景展示二: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腐烂变质了,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式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教师提问: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情景展示三: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教师:一个人观点、认识的对与错,真的像庄子所说没有办法断定了吗?怎样去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用什么去检验呢?
 
 
 
 
 
 
 
 
 
情景展示四:
 
材料一: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他从银行贷款买了奶牛,运用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第二年。奶牛就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材料二:《庄子》里有个“屠龙术”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千金的家产都耗费光了。他学了3年技术才得精通,但是天下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龙,因而也就没有地方去施展他的本领。
问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这样才能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生:
食品防腐技术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战争的需要提出了食品如何防腐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食品防腐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学生:
一种认识无法判定另一种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发展中的无数事实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只有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学生:
材料一说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材料二说明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质疑探究:
俗语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出真知”,讲的都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是也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说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教师提示: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其真理性的条件性。
 
学生: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可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秀才知道的东西,也是别人从实践中间获得的,只是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间接地“知天下事”。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巩固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个体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个体之间参与主要运用自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活动方式,参与面比较广。
从教师角度讲教材把握比较准确,教学的目标恰当,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材的拓展也是科学的、有效的,同时体现了拓展的多维性。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又有一定距离的内容,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在教学中,应该再给出一定的素材来丰富和拓展。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的点评和引导。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相关阅读推荐:

高二政治研讨课点评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评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说课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评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