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选自中职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的说课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
一、教学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为什么把学情分析放在第一位呢?我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既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又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学情分析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专业特点:我所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本专业学生基础较好,动手操作能力强、思维活跃,能积极参加并配合各种课堂活动。计算机对他们都充满了诱惑,他们觉得计算机很神奇。他们的本性活泼、善良,也有着美好的心灵,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2.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道德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少,辩证思维能力差,看问题较比较片面,容易走极端,道德意识仍然淡漠,尤其是他们对良好道德对于人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不大理解,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道德行为习惯随便。
3.生活体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对道德漠不关心,甚至认为道德只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社会无关,尤其是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等。
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本课时内容的地位及结构
《职业道德与法律》共包括礼仪、道德、法律三大部分。第二单元道德部分,共三课的内容,总体上是遵循着从道德一般到职业道德、从道德规范到道德实践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第三课重点讲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道德基本规范、社会公德基本规范,强调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第四课集中探讨了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五课则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修养和道德实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本课时的内容属于第三课的第二课时,包括“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和“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两个大问题,是落实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道德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良好道德与不良道德的行为,这为过渡到本课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课时的学习也为后面职业道德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课时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道德蕴含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是为人做事之本,提高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道德对于成就事业、人生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自觉践行道德规范,追求高尚的人格,这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良好道德对于人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
确立重点的依据: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解良好道德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就事业,又可以推进社会和谐。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人生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作用,所以使学生养成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难点:高尚道德能够推进社会和谐。
确立难点的依据: 高尚道德对社会和谐的作用,涉及到很多理论点,有一定的难度。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少、知识面狭窄,无法理解高尚道德能够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游戏、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道德对于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的意识。
3.运用目标:通过列举良好道德对于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案例,养成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习惯,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教法和学法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这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本课教学可能会有很多疑点,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职教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分析法:利用现实生动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探究中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4)讨论法: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根据新教材的理念,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既“授之以鱼”,更 “授之以渔”,对此我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2.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2)表演法(3)合作交流法
二、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根据中职课改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均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前准备
一、搜集资料
我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搜集个人优秀品德的事例,第二组搜集校园中随处可见的良好道德行为,第三组搜集遵守社会公德的事例。
二、问卷调查
我给每位同学发一份关于“影响同学和谐相处因素”的问卷,在同学们中间做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你喜欢与什么人品的同学交往?
(2)这些同学是以什么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
(3)这些同学身上有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4)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课堂教学
一、视频(情境)导入,观察生活(制造悬念激发兴趣)(5分钟)
利用视频介绍重庆忠县挑夫郑定祥新年第一天和雇主走失,但想尽办法为两大包服装寻找失主。他的事迹在网上广为传播,被网民称为“缺钱不缺德重庆棒棒哥”。同时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内容展开讨论:
(1)从郑定祥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道德品质?
(2)作为中职生的我们,学习这些优秀道德品质对我们的人生成长和社会和谐有哪些作用?
结论:做人必须以德为先,社会需要高尚的道德来引领,因为它可以完善人格、调整人际关系、成就人生、促进社会和谐,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内容。
设计意图:给同学创设一个情景,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二、引思明理、分析生活(35分钟)
(一)、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媒体课件显示)
“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问卷调查、自我对照---互做游戏、亲身体会---案例分析、探究领悟三个环节层层深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理解了生活。
1、问卷调查、自我对照
这是我在同学中所做的问卷调查,对所有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其结果是:“影响同学和谐相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道德素质,比如:孝顺、诚信、团结、勤俭、认真、爱心、责任、敬业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德在人们和谐相处中的重要性。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2、互做游戏、亲身体会
首先给学生展示两幅图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幸福吗?”让同学开展讨论,最后同桌之间互做游戏:
(1)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你觉得我们在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才会幸福?”为什么?
(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幸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会道德给人带来的幸福。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3、案例分析、探究领悟:展示:湖北“感恩天下”谭之平的案例和图片,同时提出两个问题,在此利用协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协作探究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探究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激发疑问则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最佳选择,为此我设计如下探究:(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协作探究,最后交流探究结果,老师点评总结)
(1)谭之平身上都有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些品质对她的人生发展有何作用?
(2)谭之平曾经也是中职生,我们中职生应如何学习她的优秀道德品质?
设计意图:谭之平曾经也是一名中职生,她与学生有着相似的背景,但是她凭借自己身上的优秀道德品质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这个事例与学生联系密切,运用中职生的榜样力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知识从学生的探究中来。
最后师生欣赏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名言: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道德可以成就人生。
过渡 :提问:人人如果都以德为先,那么社会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根据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讨论、交流,良好道德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呈现给同学一组和谐幸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道德的力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引出了下一个知识点。由此过渡到第二个问题。
二、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在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知识链接、协作探究来突破难点。
(一)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利用视频介绍“蓝领专家”许振超的案例,同时提出三个问题 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最后老师点拨总结:
(1)“蓝领专家”许振超身上有哪些高尚的道德品质?
(2)还有那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例子吗?
(3)你觉得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对我们做人做事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许振超是工人的的代表,通过此案列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高尚道德对社会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天生我材必有用。
通过课外知识链接“微尘”:抛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协作探究:
1、“微尘”的行为对推进社会和谐有什么作用?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学习“微尘”的行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探究。同时送给同学一首小诗,让同学再次感受道德的力量。
道德就像一盏灯,
如果没有它,
世界将会陷入一片黑暗
当我们点亮它,
世界就会多了一些光明。
三、引导行动,指导生活。(5分钟)
1.课内活动:请学生自制“道德监督卡”在班级内互赠。
2.课外活动: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辑一份“道德伴我行”的手抄报。
(2)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开一次“我文明、我道德、我幸福“的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自觉践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落实新课改理念,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遵循”以人为本、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领悟、发现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把体会成功后的快乐送给学生,使学生在情景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以体会道德之美,以探究和谐之美。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讨论中,自主探索,体会道德对于人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并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探究中来,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由于学生参加学习和讨论的热情比较高,加之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所以课堂时间有些紧张。
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案例,教学理论,都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间一定要把握准确,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教学智慧及时解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