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我主要从教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教材都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本课则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这篇课文是在学了前面三篇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后,又一篇引导孩子争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我想这是为进一步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学做一个体谅父母、关爱父母的好孩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在训练孩子语文基本素养的同时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关注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孩子平时生活感受,融于阅读实践之中。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目标】:
1. 会准确认读11个生字,重点识记“具”“芒”“裕”3个字。
2. 默读读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准确认读11个生字,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小兵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中体谅父母、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的美好品质。
首先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阅读是识字的有效途径。
另外,现在这些孩子,大多在春风雨露中长大,很少有文中小兵这样的情感体验。再加上二年级孩子对词语和句子的体会能力还不够,如何使孩子们在这堂课后更加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我想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指导学生从抓重点词句入手,采用不同形式地读来品悟人物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意识和想象能力。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要让学生抓重点句充分地读,多种方式地读将引领孩子们接受这段情感的洗礼。
升华情感。
3、推进综合性学习,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让语文成为生活中的语文。
课时安排: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安排1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 1、板书导入, 直奔课题;
2、初涉文本,自主识字;
3、品读文本,突破难点;
4、丰富文本,回归现实。)
1、板书导入,直奔课题
板书:“柜” 孩子读
板书:“柜台” 再读 理解什么是“柜台”?
给“柜”找朋友 (木柜、铁柜、衣柜、鞋柜、碗柜、柜子、橱柜…)
板书:“玩具” 读 提醒“具”里面是三横
玩具柜台是干什么的? 那么卖药品的柜台叫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柜台?
学生一边说一边就记住了这个新词运用了这个新词。
(文具柜台、食品柜台、水果柜台、珠宝柜台、化妆品柜台、鞋子柜台…)
这时我在“玩具柜台”后面再加几个字“前的孩子”,一起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带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新课标一再强调要把握好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不要浪费一分一秒,尽量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板书导入,直奔课题,既检查了预习情况,又自然与新知衔接。)
2、初涉文本,自主识字
要求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玩具柜台前的孩子___________.
读完课文,
把句子补充完整,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如:喜欢小汽车 叫小兵 是个懂事的孩子 家里生活不富裕…
抓住孩子们的这些回答中所包含了的生字宝宝,课件分三行出示新词:
jùgùi yàopǐn
玩具柜台 药品柜台
shòuhuò bīng
售货员 小兵
máng qiǎng zán yù
光芒 抢着 咱们 富裕
先是同桌合作读,再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交流识字方法等多个环节之后,让孩子们说说发现了什么(第一行都是写什么柜台的,第二行都是写人物的,第三行前两个是后鼻音。还有兵后鼻音,品和咱前鼻音),重点识记“芒”、“裕”的字形。富裕的裕是衣字旁,右边谷,表示衣食无忧,再说说富裕的反义词是贫穷。然后让他们用上一个词说一句话,能干的用上几个词说一句话。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我觉得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中利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教师适当的进行字型字意点拨的,整个过程方法多样,形式活泼,多次反复,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学习——巩固——运用的目的,实现本课识字目标。)
3、品读文本,突破难点;
从孩子们之前的填句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喜欢小汽车”,“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两句品读文本。
先是让孩子默读课文1-7自然段,找小兵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划出来,
引出要学的重点句A:
A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让学生读读划划说说:从哪些词中看出孩子非常喜欢小汽车?圈圈重点词
(1)“目不转睛、盯”
怎样看才算是“目不转睛、盯”?(眼睛不眨,眼珠不转,一动不动地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表演一下 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出示同义词: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目不斜视 闭息凝神,同桌比赛识记,丰富词汇量。
(2)“只要……就……、马上”
想象引读:
看到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来买汽车了,小兵就马上……
看到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来买小汽车了,小兵就马上……
看到一个年轻的爸爸来买小汽车了,小兵就马上……
不管是谁,只要是来买小汽车的,小兵就马上……
可见,小兵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这里联系生活场景,更能对比出小兵的向往与无奈)
(3)“兴奋的光芒”
“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是什么意思?(就是眼睛都看得发亮了)
这光芒里藏着小男孩的悄悄话呢?谁看懂了,谁听到了,好象在说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小兵非常喜爱小汽车的感情。
(课标规定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默读。眼到心到的默读法,能大大提高阅读速度,为以后的大量、快速阅读作准备。同时让孩子边读边想边圈圈划划,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用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所以设计了一段想像引读。
还有另外2个句子写小兵喜爱小汽车:
B、“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抓住“又、专心” 朗读体会。
C、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里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站半天” 同桌比赛读,抓关键词朗读体会小兵多小汽车的喜欢。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角色读、可以选自己做喜欢的句子读,也可以对别人的朗读作出评价,在合作中、交流、探究中学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相关的句子,并且说说读了这些句子,你想到了什么?再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句子D:
D、“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抓住“抢着”一词。
句子E:
E、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教师适当点拨:
小兵妈妈说这句话是怎样的感情?有内疚、有忧愁,但也有宽慰有骄傲。
小兵不让妈妈给他买什么?
(心爱的玩具、好吃的东西、漂亮的新衣服……)
小兵平时怎么心疼妈妈?
想象说话:
也许有一次,小兵的铅笔已经很短了,妈妈说再买一支新的,可他说:“先不用买,还可以再用一段时间呢!”
也许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妈妈提议给小兵也买一件,可他说:“不用了,我的衣服还能穿。”
也许路过肯德基店的时候,看到好多小朋友正在里面大口大口地吃薯条,妈妈也想买一些,可小兵说:“我不要,我不爱吃。”
也许……
教师总结升华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小兵真懂事,他知道家里生活不富裕,他为了不让妈妈心疼自己,所以当售货员阿姨让他妈妈给他买最最喜欢的小汽车时,他却抢着说:“……” (生接读)售货员阿姨听了,她的眼圈红了,忍不住说:“……” (生接读)
这么懂事的孩子,阿姨被感动了,于是又说:“……” (生接读)
然而男孩的回答都是:“……” (生接读)
这一连串的追问式引领全班孩子读句子,感动是一种滋养心灵的养分,这时师生情感共同升华。教师要用自己的感动去感染孩子,从而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爱这根弦。
这个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口语训练,孩子们真正有感而发:
这时面对小兵的表现,小朋友们肯定有话要说,你想说什么?
句式: 啊,小兵------------------------!从赞美小兵想到自己也要学习小兵。
最后,齐读最后2小节 ,体会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4、丰富文本 回归现实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课堂上,在肯定孩子们对小兵的情感体验之后,借助课件,将希望工程、汶川地址、青海玉树地震事件,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给云贵干旱地区捐款等社会现象中的动人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心中有什么感觉?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吗?因为你们心中都有爱,就让我们心中都时常涌动着爱,做一个充满爱的小天使,好吗?
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抓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是与其对话,生成核心意义的重要通道。这里教学最后环节的设计,是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室走向生活让学生把自己从语言文字中体验到的,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让语文成为“生活的语文”。
四、板书设计
喜欢
看看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懂事
不买
不要
板书浓缩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性强,孩子们借用板书更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感悟如何做才能体谅父母!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多指点!我愿意用我的勤奋与创新,把语文教学变成分享快乐的园地。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