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特殊教育说课稿> 正文

二年级智障儿童个训教案:空间知觉能力

Tags: 培智 智障 空间知觉 个案
字号:T|T
本站微信

智障儿童空间知觉能力训练的个案

一、基本资料
小义,男,2005、6、24出生,现为培智学校二年级学生,体格发育正常,没有语言。父母离异,住外公、外婆家,偶尔到母亲那里住,有时也上爷爷奶奶家,每天由外婆接送上下学,每周2—3次针对无语症到中医院针灸,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在该生一年级时我任他所在的班级每周一节生活课,接触的时间也不过是每周半个多小时,就在这短短的接触中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当老师和他的目光接触时发现他总是笑呵呵的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再加上虎头虎脑的长相倒是有几分可爱,不管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再做什么他都要更随,但其他小朋友都不带他玩,经过观察理解到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的玩具并不会玩,他会忙乱提模仿别人的做法,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诸多类似的事件在他身上频频发生,再观察得到的信息是在书写时不能摆正字的位置,有些到格子外面的显现,也有只写满格子的一半等现象,凡事都非常积极地想参与他常常指着自己鼻子“嗯、嗯”表示自己也要,其他同学板演时他更是坐不住站起来指着自己鼻子“嗯、嗯”表示自己也要,当还有别的同学还没轮到他会指着这个同学“嗯、嗯”,对他我作了特别的思考。
二、主要问题
(1)观察力及注意力较差,他只会被那些显眼的但并非本质的特性所吸引,且保持注意的时间短,易疲劳,易分散,注意范围比一般人窄。
(2)在行动表现上表现为多动不安静,不能真正融入集体,在空间知觉上存在问题,常常有躲闪的行为。
(3)缺乏逻辑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感知的范围窄,眼界不开阔,以致思维活动缺乏目的性与灵活性。
(4)不善于全面地、积极地投入活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目的性不强。
三、原因分析:
(1)感知觉能力方面较差及行动上的不协同;导致了他观察上的缺陷,从而影响了他多方面发展。
(2)缺失父辈的教养过程,孩子长期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导致感知的范围窄,眼界不开阔,从而使思维活动缺乏目的性与灵活性。
(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种独立行为的冲动,又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常会出现盲从的行为表现。
四、训练目的:
促进空间感知能力的提高。
五、训练过程:
1、个别化教学计划长期目标:
1)吃饭时不掉米粒
2)能在垫子上连续滚动3次
3)会走20米的平衡线
4)到新的陌生环境能找到返回的路
2、训练方案精选
1)小飞机
“小飞机”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平衡性的同时训练深度空间知觉——双手侧平举与肩同高,手脚按直线方向脚尖接脚踵身体保持平衡沿线走,基本训练利用草场篮球场的线条走,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最后,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比赛,渐渐增加难度,模仿飞机飞行过程中的高低起伏,一侧倾斜的变化,在匀速变化中完成练习。
(2)走格子
    “走格子”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练深度空间知觉——利用地砖的自然拼合成的纹路格子按规律走一走。第一步走

 
 
 
 

再在

 
 

中完成走一格跳一格的任务,强化数学本中“日字格”的意识,帮助理解在各自里的意思。第二步走

 
 
 
 

直走,绕圈走,对角走,在训练中理解汉字书写时的“田字格”的意思。在训练的细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设计一些趣味环节,如:比赛、投球等。重点是他能理解格子的意思,在作业中明显表现出各自意识,字越写越好,不再重复写到格子外和些不满格子的情况。
3)影子在哪里
    训练时训练者和被训练者都站在太阳下,观察有影子的产生,移动身体影子跟随身体动起来,这时训练者和被训练者相互踩对方的影子,让学生在移动中估计影子的成型处,以确定落脚点。为增强兴趣,以用手电光在墙上的投射,用手拍亮点。
六、训练方法:
1、生活教育法:即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相应的环境中,就生活学生活,通过适应生活,达到学会生存的目的。生活适应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要求教师使课堂成为智障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而不是学习课本的地方。
2、游戏法:游戏教学法是提高弱智儿童活动兴趣的有效方法。游戏对弱智儿童的感官和运动缺陷具有明显的矫治作用。孩子在游戏中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从而获得发展感知运动技能的充分机会。在游戏中,视、听和触觉等感觉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游戏活动要比单纯的感知训练活动效果好得多,是最有效的感知运动训练手段及途径。
3、家校同步教育法:家长能够协助老师一起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话,我想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精神上,家长的关爱是孩子心灵的支柱。只有在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孩子各方面的缺陷才会得到充分地补偿。而绝大多数家长缺乏教育这类孩子的专业知识及适于他们的教育方法,这时教师就要担负起指导的作用,和家长多联系、多沟通,最后达成共识,进行同步的教育。
五、训练的效果:
1、家长的评价:
经过这一年的训练、学习,我们确实感到孩子进步了,虽说这种进步对于同龄的正常孩子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这点成果包含了孩子、家长、老师多少的劳动和心血。因为我们家长缺乏教育这类孩子的专业知识及适于他们的教育方法,是老师每次制定好训练的计划,指导我们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中怎么做、怎么教,经过共同的努力,使我们的孩子身心得到了最有益的发展。
2、老师的评价:
通过一学期的训练、矫正,由原来的空间知觉相对不足,手舞足蹈,忙忙碌碌,做事没有重点,在学习上的困难,到现在模仿有重点,在生活上有了进步,吃饭掉米粒的情况有所改善,学习有头绪,写字的进步非常明显。当然,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因为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尤其对于这类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如果家长能够协助好老师一起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话,我想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也验证了,正是家长的密切配合,才使他得到了各方面的较好发展。
六、反思
从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个别化教学中应注意:
1、孩子的生存放在第一位,选择对儿童实用的技能,但不应选择孩子已发展较好的方面,再来确立教学目标。
2、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3、利用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
4、随时捕捉训练的契机,不要因为计划而一成不变,训练中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重点突出。训练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5、家校一致的有利性,也是训练得以成功的保证。

相关阅读推荐:

二年级智障儿童个训教案:空间知觉能力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