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的分析
我们现在复习的初二历史(上)讲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前的近代史知识。教材围绕两条鲜明的主线,即: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两条主线,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在编排上既是以时间为顺序,又在内容上层层递进。
这节课复习的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同时又猛烈的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迫使中国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的内在联系。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这条主线的集中体现,是个重点。它安排了四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四课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的特点,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综合四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探索不仅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荡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但最终未能使国家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以此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到底谁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呢?
(2)学生的情况
初三学生掌握了一些复习的方法,大多数能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但是,学生对一些史实还是不熟悉,在分析某些问题时不能深入下去,或是不能有深刻的感悟、体会。再就是不能建立起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达成的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史事件的基础知识。
2、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百日维新内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意义、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总结面对危机,中国不同阶级探索近代化的措施和结果。
重、难点是知识目标1、2。
我准备采取让学生自主复习为主,通过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的记忆和理解。
(4)教学的设计
1、由旧知导入新知。首先复习第一单元:中国被侵略和中国人抗争的知识点,然后导入本单元,为了救亡图存,各阶级、各阶层进行的近代化探索。导入过程中,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对本单元在内容上有个整体的认识,并自主梳理出历史发展线索。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一课要求学生明确目标,自主学习,首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带领集体熟记知识点,学生认识自己已掌握的内容,有成就感,有遗漏的知识,再进行补充。最后巩固,达成知识目标。
3、前后串联,理解事件的内在联系,形成单元知识框架。在带领学生梳理每一课的知识点时,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复习《洋务运动》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出;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1898年的戊戌变法。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这个过程提供思考的角度,主体由学生完成。锻炼学生梳理知识的前后联系的能力。
4、看人说事:李与李鸿章有关的史实、谭嗣同的精神、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5、分析材料,认识事件的本质,从而对历史有较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材料分析的能力,比较、联系的学习方法,初步做到论从史出,同时还有情感的升华和思考的深入。
本节课的大致结构采取先自主学习,再合作交流,最后测试的方式进行。通过巡视、抽查、提问、小测等方面来了解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
课后反思
1、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达到了课前预设的目标。通过小测36人中有21人全对,5人半对其余全错。
2、 本节课习题设计偏多,分层教学尽管在习题设计上有所体现,但实施的还不够好。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尤其是学困生,做题的积极性不高,也不好意思老打扰其他人。致使课堂节奏有点慢,少部分学生能有两道题在课堂上没来的及练习。
3、 在合作学习方面学生做的还不够好,今后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以优带差,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共同提高。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今后都有待提高。
12月10日晚,进行了单元说课的培训。我第一个讲,尽管提早通知了,感觉还是准备的有些仓促。
说课的模式很清楚,开始教材说课的时候就迷糊了,明白了教材说课后,好像单元说课又不清楚了。要一个固定的模式吗?我想是要遵循一个原则吧,就是对知识要有整体的把握,让学生感到每个知识点都是有来历又会产生影响的;同时,要有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所以,准备这次说课时,我都注意怎么体现单元间和单元内的联系,注意阐明怎样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什么能力的问题。
自以为还不错,点评时,王校长和潘主任的话让我意识到,我的说课与授课还是较为独立的。授课中是否就是按照说课的设想做的,或是比说课的设计很好。我承认,说课中提到的些想法,在授课中是没实现的。像对单元知识框架的自构,两党合作问题的联系。所以,要体现培训的实效,无论是说课还是其他形式,是要从实际出发,把它坐实的。
王校长还提到“抓学生”的问题。我们课时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要求的内容?这在我的说课中没有涉及,其实这应当是课堂管理问题,在授课时是要考虑的课堂效率的问题。王校长提到,每节课应有对之前内容的复习检查,以引起学生重视。我们在授课中是这么做的。每节课有复习、有检查。但是我们的检查形式是应该再斟酌,力度应当再加强。以期,真正引起学生重视,将一种压力转化为自觉性。
通过这次说课,我注意到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说课内容如何落实到授课中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我们将努力改正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除我之外,还有姚翠霞老师、郑雷老师、刘玉洁老师的说课。他们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都分析了如何达成学习目标的措施,对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音乐、体育课,平时学生喜欢上,但,是想作为放松、游乐的课,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郑老师和刘老师都提到了一些易引起兴趣并能学到知识的措施。都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力和兴趣,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的课堂也应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努力达成目标。
这次说课,不仅让我从本学科出发知道存在的不足,也从其它学科中学到一些有助于本学科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生硬、起不到过渡作用,小组的积极性也没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很少等等,这些毛病也或多或少在自己的课堂上存在。但总起来,这堂课还是不错的。高老师对自我的评价足见其对自己的高要求,并对自己的弱点有清楚的认识。这种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是我要好好学习的。
杨校长在点评时,就几个环节提出了她的设计思路,这让我又一番感慨。每次磨课,杨校长对课的点评,总感觉很有借鉴作用。这次的点评,尤其是如何设计易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调动小组积极性方面,就觉得如果这样改,真的会效果更好.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