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在这里我主要从教材、学情、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流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一切都在运动中》是整个单元的总起。在本课的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等。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第二部分: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第三部分: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教材的编排呈现引导学生逐渐深化理解概念的特点,很有层次感。教材意图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态,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生对物体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概念没有具体化。我抓住学生认知模糊的地方设置阶梯,引导学生利用课件由浅入深的观察,分析它们运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利用参照物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难点:理解参照物。
四、教法学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交流,认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切都在运动中。
2、师站在讲台前,问: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现在我移动了吗?
3、移动几步,问:我现在移动了吗?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二)认识参照物
首先:与学生共讨论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接着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意识到要判断物体的是否运动需要另一个物体和它比较,从而引出参照物。
(三)练习以参照物进行物体运动的判断
1、结合书上练习及课件分别以“不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让学生学会利用参照物进行判断,加深对参照物的印象。
2、演示观察活动:(课件出示)分别以天空的云朵、大飞机、小飞机为参照物,说说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并自已归纳出结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态不同。
3、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四)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通过让学生寻找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在发言汇报中使学生意识到由于地球在不断的自转和公转地面上的物体每天也随着地球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五)拓展延伸。
学生做一做: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再将一支笔放在书本上,用手轻轻推动书本,使书本在桌子上慢慢滑动,而笔没有在书本上滑动。选择不同参照系,判断笔是否运动。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