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1914-1918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大革命兴起和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发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2)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失败及原因。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 导入:略
展示课件:
展出本课的导学要求。
学 自学深思,让学生自己查阅课本进行填空,学案中罗列清楚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自读过程中从整体把握本课的整体框架结构。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中国在 巴黎和会 上外交失败。
2.经过:(1)阶段 :①5月4日, 北京大学 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②自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罢工。从此,中国 无产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
(2)口号:“外争 主权 ,内除 国贼 ”“废除 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3.结果及表现:
(1)结果:初步胜利。
(2)表现: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的 学生 。
②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③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①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 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 工人运动 的日益结合。
②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组织条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领导条件: 陈独秀 、李大钊等人的积极活动。
⑤国际条件:苏联 和 共产国际 的帮助。
2.诞生:(1)诞生: 1921 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 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_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 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1.背景:①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条件: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意义: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超的到来。
(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高潮)
1.时间: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及对象: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
3.进程:①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4.历史功绩: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失败的过程:
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②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③宁汉合流
2.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反革命力量强大
②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议 分组进行讨论。
合作探究一
|
旧民主主义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
领导阶级
|
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
|
指导思想
|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革命结果
|
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
|
革命范畴
|
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相
同
点
|
社会性质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革命任务
|
反帝反封建
|
革命性质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评 1.教师总结:略
过渡:略
课件展示:
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中共二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就已经破天荒地明确地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它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
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纲领问题。一大纲领跳过了中国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大进行及时纠正,制定出了彻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纲领。
合作探究二:
下面两组图片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试从领导阶级、理论思想、革命前途、代表的阶级利益入手思考)
第一组图片: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和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
第二组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片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
评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的80年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管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最终失败。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新”: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理论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革命前途:最终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代表的阶级利益入手: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从此以后, 灾难深重的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所以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教师过渡:略
播放《北伐军歌》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成功后领导了“打到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合作探究三: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评3
(1)虽然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但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原因: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失败的原因:客观: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尤其是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寻找其代理人。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a.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b.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活动一再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新民 一、五四风雷
义革 二、中共诞生
崛起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
相关阅读推荐: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评优课教学设计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 人教版历史必修1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 新民主主义革命试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