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营销》说课
**旅游职业学院于**年成立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会展专业之一。《会展策划与营销》是**旅游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007年入选浙江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会展策划与营销”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既强调对会展策划与营销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会展策划技能、会展营销技能的实际运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会展策划与营销的知识体系与基本操作技能融为一体,要求学生掌握会展策划的方法和程序,熟练掌握展前、展中、展后各种策划文书的写作,熟悉会议和展览策划和服务的基本流程,掌握不同类型的会展营销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会展策划与营销技能。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设计理念
1、核心理念: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 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高职办学的需要,课程组紧密依托行业开发课程,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省级精品课程《会展策划与营销》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使之更符合市场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设计示意图
二、关于学情
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会展策划与营销技能,对学生会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在第一学年已经掌握了会展概论、会展经济学、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是第一学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和具体运用,同时又可以为第四、五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根据深入会展企业的调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职业能力,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职业素质,还需具备会展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营销、会展设计与搭建等专业核心能力。
本课程根据会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适度的超前性,课程主要包括会展概述、会展策划的基本原理、会展项目可行性分析、会展立项策划、招展策划与展位营销、招商策划与展会营销、会展现场服务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营销、展会后期跟踪管理、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旅游策划与营销等内容。
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营销原理的系统阐述,将会展策划与营销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并且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营销的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规律,明确理论,指导实践。授课过程中以活动策划和销售技巧为训练重点,通过系列综合实训项目尝试将活动策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销售业绩以及服务水平作为考核关节点,旨在熟悉现代会展的策划与营销的运作,提高学生的会展策划与营销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我们遵循会展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整合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知识模块,十二个单元,总课时为72学时 。
三大知识模块包括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应用模块
1、基础知识摸块
主要包括:第一讲——第二讲的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组成和作用,认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会展策划的基本原理。所需学时为6学时。
2、专业知识模块和知识应用模块。
在本课程中,专业知识模块和知识应用模块互相渗透,主要内容为第三讲——第十二讲,要求学生掌握会展立项策划的方法,学会招展招商策划与宣传推广的方法, 掌握会展现场服务策划和会议策划的原则和方法,并掌握危机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会展后期跟踪管理,参与客户信息的收集,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将会展与旅游结合进行市场运作。所需学时为66 学时。
实践教学组织与安排(渗透在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见申报表。
(三)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会展策划的基本原理;会展招展、招商策划与宣传推广;会议策划与管理。
本课程的难点: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缺少实际经验,策划的可行性和完成招商策划书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解决方案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保证基础,突出重点,特别是在概念的引入上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大量引入会展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答疑的方法解决,并请行业内专家不定期开讲座与学生交流、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3、增加实践性教学。通过项目驱动型模式、模拟练习、情景实践、现场实训、企业化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四)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教材建设
课题组围绕专业和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教材,避免偏离实际过多强调理论知识,为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使教材、讲课、实习、实训与生产实践保持近距离或零距离。
主编《展览服务与管理》、《会展心理学》等教材,我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师主编的《会展专业实训指导书》,即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编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会展营销与服务》(高教出版社2006年出版)等教材。
2、教材使用
包括主选教材、辅助教材、配套实训教材等类型。
(1)主选教材
结合会展产业发展的实际,选用课程教材,主选教材有:
a.丁霞主编《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系列教材)
b.刘松萍《会展市场营销》,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会展管理系列教材)
c.镇剑虹、吴信菊主编《会展策划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
(2)辅助教材
沈燕云等《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刘大可《会展活动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马勇、王春雷《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马克斌《会展典型案例精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美]乔·戈德布拉特《国际大型活动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博姆《成功的会务组织》,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约翰·艾伦《大型活动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配套实训实习教材
本课程制定的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学大纲,对实训教学的项目、教时及考核办法作了恰当的安排、明确了本课程实训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相对应的内容、实训目标、任务明确,针对性强,对实训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训,学生能真正掌握会展策划与营销技能。
3、教学内容的其他表现形式
主讲教师结合教学和到企业实践的实际,选取大量典型案例,制作完成全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实训性强的习题和项目供学生练习和实际操作(已全部上网,具体内容见www.tczj.net中省级精品课程“会展策划与营销”网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是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分析制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从本行业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工作能力为出发点,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进行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密切结合行业实际的形式,主要采取项目驱动型、现场实训型、情景实践型、企业化实践等教学模式有机配合,构成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基础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
基础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示意图
1、项目驱动型模式
从本行业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策划与营销技能作为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将本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某些技能完成一个项目来贯穿,进行项目的教学开始时,由教师先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然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通过策划会展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形成以市场调查和立项策划、会议和展览的供方选择、会展相关活动策划、招展招商和会议销售、会展宣传推广、会议和展会现场服务、危机管理等为核心模块的实训项目,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2、现场实训型模式
在行业协会与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本课程组的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紧扣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行边讲边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变“以教室为中心”为“以现场为中心”,把教学场所由教室转向实验室、实训基地,使学生熟悉会展策划、会展服务、会展营销的流程,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参加旅交会
3、情景实践型模式
教师将在企业的参加主持策划项目的成果以及最新行业信息作为教学专题项目引入到教学中,以案例、情景再现等教学,以策划会展项目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职业素质与操作技能。
4、企业化实践
学生第四、五学期到会展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会展项目策划和营销的实际中,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不同的内容和技能要求,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演示、角色扮演、现场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程生动、形象、直观和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成,掌握会展策划与营销的多项技能。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教师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亲自操作设计等多种教学手段。
2、利用学院的综合实训基地,构筑虚拟企业、虚拟项目等仿真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3、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答疑;课程组负责的省级精品课程内容已大部分上网,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学习,构筑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学院有1000兆的网络系统,网络已进入每个教室、寝室、办公室;硬件环境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且上网便捷。通过校园网站平台,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试题库、经典案例及相关知识可进行共享学习。
五、实施条件
(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1、教学队伍结构合理
(详见下表)
课程组主要成员一览表
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知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
双师结构:主讲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教学经验。都具有长期在企业工作或挂职锻炼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会展策划经验,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所有教师都有在国外或港澳学习、工作、培训的经历。
专兼教师比例:为7:2;
学缘结构:主讲教师是分别来自会展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会展物流等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年龄结构:20岁-30岁的1人,30-40岁的有5人,40岁以上有4人,平均年龄为38岁;
职称结构:主讲教师中1人为教授,4人为副教授,1人为高级经济师,2人为讲师,高级职称占86%;
职业资格结构:有2位教师是IS9001高级注册审核员、IS014001注册审核员,刘嘉龙、郭牧\郭初民老师是资深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家,负责西博会、休博会中多项大型会展活动策划,其他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会展策划和营销经验。
学历结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占80%,其中 2人为博士,6人为硕士。
2、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题组成员主持200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2006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高职类会展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等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目标和定位,为本专业课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和“技能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2007年本专业的“会展策划与营销”入选省级精品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
(3)确立了基础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课程组从本行业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工作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设计,项目驱动型、现场实训型、情景实践型、企业化实践等教学模式有机配合,构成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基础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
(4)承担了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课程组的成员主持完成2006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高职类会展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200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院级重点课题《浙江省不同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等,参与浙江省教育科学 2003 年度规划课题《五年制旅游类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5)承担和完成了一些相关的部、省级科研课题
课程组成员承担和完成了《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可行性研究》、《建设杭州世界休闲之都与上海世界博览会接轨》、《杭州国际运动休闲中心(奥林匹亚中心)可行性研究》等课题研究。
课程组成员承担和完成了2003 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中小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践研究》,参与了浙江省教育科学2003年规划课题《旅游类五年制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主持2007年度省社科联课题《浙江省中小会展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等。
(6)出版了多种实用性强的专业教材
课题组围绕专业和课程建设,主编《展览服务与管理》、《会展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教材,实训教材《会展专业实训指导书》即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7)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课程组成员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旅游学刊》、《特区经济》、《商业研究》、《云南社会科学》、《经济纵横》、《商业时代》、《当代财经》、《价值工程》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3、课程组成员主持或参与的一系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
(1)课程组成员主动与行业接轨,深入企业,主持或参与《建设杭州世界休闲之都与上海世界博览会接轨》、《杭州国际运动休闲中心(奥林匹亚中心)可行性研究》等课题,主持或参与国际旅游目的地论坛策划、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英国伦敦国际小商品展、中国建材展、中国旅游节、世界休闲博览会、千岛湖国际会议中心、西博会、第十一届西湖国际茶会等多项活动策划,将科研与产业相结合,收到共进互赢的效果。
(2)课程组成员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学资源,为合作单位提供会展英语、公共关系与新闻活动策划、汽车新产品营销活动策划、新闻发言人策划与传播、会展旅游活动策划与营销、会展旅游活动策划与营销等多项专业培训,受到合作单位的好评。见下表。
教师为合作单位提供培训一览表
(二)实践条件不断优化
1、校内教学设备与实训环境
(1)每位教师均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开展多媒体教学,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亲自操作设计等多种教学手段。
(2)利用学院的综合实训基地,构筑虚拟企业、虚拟项目等仿真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3)学院有1000兆的网络系统,网络已进入每个教室、寝室、办公室;硬件环境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且上网便捷。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答疑;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试题库、经典案例及相关知识可进行共享学习。
(4)旅游规划系拥有“旅游景区博物馆”,收集了世界、中国和浙江的主要和著名旅游景区的资料和图片;有代表的岩石标本、中外门票、民间艺术品等。使学生了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方法和展品陈列的方法。
(5)旅游规划系有“设计实验室”,配备大型绘图仪、彩色打印机、扫描仪等。
(6)会展专业依托旅游学院的现有设施,建有会展综合实践基地,能满足会议管理、会展策划与营销、会展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需要。
(7)学院有20余种与旅游资源相关的中文学术刊物,国外原文旅游学科、会展学科杂志10余种;图书馆有旅游类书籍21万余册;我国主要的、代表性的旅游景区的光盘250余件。
(8)计划新建1个会展综合技能实训中心,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开发会展策划辅导系统、会展设计辅导系统、展品报关业务操作系统等软件,主要为学生获取会展策划师、会展展台设计师、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推进课证融合等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1)高品级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构建了遍及全国两省三市(浙江、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的20余个实习基地,涉及会议策划和组织、展览策划和组织、境外展览代理、企业参展组织、展馆服务、营销策划、会议旅游、奖励旅游、会议酒店等多种企业类型,便于学生完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杭州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 能容纳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是目前江浙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国际会展中心。
校外主要实习基地一览
学生参加展会接待服务
学生参加茶博会
学生参加西博会之工艺美术博览会
2、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会展策划与管理重点专业依托浙江省旅游学院会展研究和发展中心,计划建设会展礼仪与管理部、会展策划与设计部2个校企互动的生产性实训中心,使之成为促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开展情境训练,并进入实际项目的运作,确保每一届学生运作1次完整的大型会展项目,参与至少3次展会、会议和会议旅游的阶段性策划、服务和销售工作,满足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突破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中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难点。
3、拓展新的实习基地
在巩固现有的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加强省内以及北京、广东实习网点的建设。到2010年,会展策划与管理重点专业新增10个校外实习基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探索与会展行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机制;通过顶岗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4、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
为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和实训教学质量,重点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管理的分工与职责,促使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考核。
(三)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对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质量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探索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详见申报材料)
2、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近三年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以上,连续几年该专业的学生分别在广州、上海、浙江等会展公司和会展杂志社实习或工作,就业面广,就业率高。
学生就业面广
2、学生受到企业好评
几年来,我院在会展企业实习和就业的学生因表现优异,受到会展企业的好评,荣获诸多殊荣。如……等。
自2004年开始,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连续为浙江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提供展会现场服务,如杭州西湖博览会、2004年国内旅游交易会、2005年浙江旅游交易会、2006年浙江旅游交易会、2007年西湖茶文化博览会、2008年、2009年动漫节等,均受到好评,特别是在2006年第五届浙江省旅游交易会上,会展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服务态度,专业的服务技能,严格的组织纪律,得到了省旅游局及和平会展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院礼仪队参加了旅交会开幕式及学院展台的服务工作,成为了展会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获得了2006年浙江旅游交易会的最佳服务奖。
六、特色与创新
会展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会展策划与营销更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联,根据会展教育的特点,本课程主要有以下特色:
1.重视基础,强调实践。会展业是实践性强的行业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内容既重视基础,又强调实践。在内容编排上对会展策划与营销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会展策划营销技能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同时,教学内容的编写,教学案例的选择紧密结合会展策划与营销第一线的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根据会展专业的特点及专业发展的需要,邀请行业专家一起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审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策略与教学措施制订进行指导,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通过开设讲座、座谈答疑等形式,向学生传达最新的行业信息,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
3、工学结合,强化技能。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通过项目驱动型、现场实训型、情景实践型、企业化实践等教学模式的实施,加深感性认识,强化会展策划与营销的技能。
4.多维考核,方法创新。
(1)以学生的策划书、招展书、观众邀请函、调查问卷、考察报告为依据进行评比。
(2)学生按组进行会展现场服务,展后请展览公司经理根据每组的工作表现进行打分。
(3)学生分组完成小型活动策划,并在期末进行项目总结,根据活动策划案、项目总结和活动实施效果进行打分。
结 语
在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成员一定精诚协作,力争将省级精品课程“会展策划与营销”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国家精品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中国高职会展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汇报结束,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多谢!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