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波尔卡教后反思性说课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兴趣去听,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基本体现了现代音乐教育的思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方面较为突出。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得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入迷于音乐,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精心设计导入,是音乐获得成功的一半。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违背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在本节课设计的导入上,我采用了形式新颖的木偶表演方式,当身穿鲜艳服装的小木偶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利用旧的知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
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首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具有逻辑性,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体验、理解音乐,在引导分析中,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动起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地有步骤地听辨音乐,首先利用起立、坐上的方法,抓住乐曲的主题,然后用贴图片的方法分辨两个副主题,最后用字母排列表示乐曲曲式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感受到音乐的整体效果。每听一遍乐曲,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听、去思考。以诱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问题。
三、体现多元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乐曲,我带学生走进波尔卡的故乡――捷克国家,去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风景文化,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
台湾儿童音乐教育家陈惠龄说过:要“活的教学”,像中国人说的“行以求知”,西洋人的“做中学”,儿童要亲自参与活动,要从各项活动中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在本节课中,乐曲整体欣赏多达十几次。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由于乐曲旋律跳动大、速度快、又有大量的十六分音符,不太适合四年级演唱。于是我设计用大海的波浪起伏线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起伏、变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编节奏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意见,通过结合整首乐曲的表演,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
本课通过学习波尔卡舞,欣赏波尔卡舞,到最后,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拉成了一圈跳起了欢快的波尔卡舞,学生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教学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乐教学中,将游戏,表演、律动等诸多形式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听、玩、奏、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是变苦为乐学的良好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上好每一堂课,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