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7课 干戈不息
【课标】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材解析】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交界之地,中东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牵涉到国际政治的多种力量的角逐抗衡。中东问题持续五十多年不得彻底解决,就已经说明其复杂性了。
要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首先必须了解知道中东战争的史实和巴以和谈的历程,但这还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现象。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应用到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历史的、地理的知识展开分析,同时也必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来帮助学生建立认识。
两极格局解体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下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就是其典型事例之一。
尽管美国力图在世界各地发号施令,但其受到的牵制越来越大,在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谴责和反对声中已难以为所欲为。世纪之交,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霸权行径处处碰壁、屡屡受挫,表明多极力量对美国的干预、制约和防范越来越强,这是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课共四目:和平路漫漫(五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和谈)、海湾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发动海湾战争)、“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
四目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同时,两极格局结束所导致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在冷战掩藏下的各种民族、宗教、地区矛盾激化,作为“一超”的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另一方面“多强”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局部战争频发,但和平主题不变。
中东战争和巴勒斯坦问题正反映了从“两极”到“多极”,从战争到和平的过程,也说明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事件的发展上看是一脉相承的,既反映了地区强权对两极格局的突破,也和科索沃战争一起暴露了美国的强权政治,反映了“多极”力量对美国霸权的牵制作用在增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和巴以和谈的主要过程,分析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理解中东问题错综复杂的原因。
了解科索沃战争,阐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知道海湾战争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使用世界地图(中东地图),找出中东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联系古代历史,了解在这些地区爆发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地结合、读图学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运用时事资料,学会用历史的知识、观点、能力来观察分析时事问题,培养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析中东、海湾、科索沃等局部战争,使学生体会到战争是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感受到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认识到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巴以和谈主要进程,科索沃战争主要经过。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主要原因。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教学设想】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以后,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争始终没有停止。中东地区是战后至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和平路漫漫——巴勒斯坦问题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欧亚非三洲交接、民族问题、宗教矛盾、资源问题。(教师讲述为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采取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渐进的形成认识。)
2、五次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的动荡突出表现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这一地区先后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其他小的战事难计其数。(引导学生看P128材料,具体了解五次中东战争的经过。)
五次中东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看课文和材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归纳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大国干预。由此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哪些?(建议课前让学生收集报纸、网络或电视上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教师也可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关于巴勒斯坦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后果中最重要的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3、巴以和平进程
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对解决中东问题做出了哪些努力?
中东和平的初步成果是什么?有没有实现巴勒斯坦地区的持久和平?(由学生在阅读课文和联系现实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回答。)
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推进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拟订出一些切口较小、内容具体的讨论题目。如: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 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 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二、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考虑这两场战争发生在同一地区,事件上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所以把两目合并教学。鉴于这两目都是小字,在教学中考虑主要由学生自读,也可播放一些录像片段,教师可以列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帮助学生认清历史事实,形成历史知识结构。问题如下:
1、海湾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需要教师做一些铺垫性的讲述。)
2、在海湾危机的解决中联合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
4、联系目前的伊拉克局势,你认为,单靠美国能解决伊拉克目前的混乱局面吗?
(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引导中逐步认识到,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霸权仍然存在,联合国作用日益重要,“多极”对世界局势日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
南斯拉夫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自读小字后,教师简述,主要是民族、宗教矛盾,也有大国干预的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发动科索沃战争?
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与发动海湾战争的法理依据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是得到联合国授权的,发动科索沃战争则没有联合国的授权。)
什么是“非接触性战争”?(学生根据课文叙述解释。)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其他各极的牵制。)
关于“五八”炸馆事件,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些当时的新闻资料(如使馆废墟和飘扬的国旗、烈士图片、中央表态讲话等,用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本课最后,做一次课堂小结,归纳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演变趋势,使学生明白本课的要义所在——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