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综合实践小学综合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者微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这只是主要内容,并不是这门课程的内容的全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知识为基础,他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使其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展开多方面的联系。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坚持以人类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实习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学校基本情况
高家岭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368余人,学校有老师21人。,其中多数获得高级职称,年轻教师较多,近年来,共有50余人次所写的论文、教案或者执教的课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校内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结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及研究性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磨市镇位于清江河畔,它是清江流域的明星乡镇,有“一枝二磨三榔坪”之美誉。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着便利的交通,较发达的经济。
随着清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家乡旧貌换新颜,隔河岩水电站的建设,库区的形成,清江鱼的饲养,大遍柑桔林的形成。这一切都表明了磨市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我们的学生都知道这些变化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乡,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将从身边做起,让学生感受变化,热爱家乡,认真学习,服务家乡。
结合我校实际,我校从三、四、五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的目标:
1、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注家乡的发展与问题,关注本地的特色;使学生能够对家乡、物产、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尊重劳动人民,及他们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劳动;关心他人,善于体察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
2、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活;增强公民意识,主动的提高自己的文明行为水平;增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热爱家乡,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向全社会宣传家乡的独特。
3、乐于交往,关爱他人,主动、热情、正直的与人相处;善于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沟通,相互交融。
4、积极参与劳动,大胆表现;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独立性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乐于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5、勤于观察,善于分析;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并根据自己的设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每周按国家规定3个课时(微机一课时),给予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学校每周安排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安排,可集中与分散灵活使用活动时间,两节课采用连排,并注意开发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原则上以一学期为两个课程周期。
2、教师落实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合作小组,这门课首先是校长的课,因此校长刘红丽老师为小组组长,三四年级综合课由杨鸽鹏教师专职。并学生在学校内聘请教师为指导教师,必要的时候,还只可以聘请校外辅导教师。由于指导教师工作为超工作量,因此学校根据学生小组对指导教师的考核意见,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每个教师在全个学期必须指导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条件成熟之后,取消专职教师。
组长组织指导教师讨论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及学生特点确立活动主题,制定实施方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始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3、实施策略
(1)、基本模式
确定主题—方案准备—课程实施—总结评价。
(2)工作流程:
小组内定活动主题,专职教师开题,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活动,拿出活动成果,课堂上在专职教师领导下,成果交流。
四、课程评价
适当的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杠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由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该课程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我们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 对学生的评价
由家长、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主要评价内容为:
1、学习过程材料:活动方案、记录卡、反思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
2、各类学习成果:手工、劳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体验日记、专题活动方案、获奖证书等;
3、各种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实践,直到满意为止。
(二)、对教师的评价:
由学生评价、教师自评、行政评价三部分组成。
(三)、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应侧重看实施本课程之后,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对学校素质的全面实施有何促进,并根据相关指标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四)、设立“意见箱”
收集来自学生、学生协作小组以及班集体的意见。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整理意见,及时在小组内交流,并对专职及指导老师提出相关建议。
新生课程,在精心组织、实施下,必将大放异彩。
 

上一篇文章:赞美老师的诗

下一篇文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