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微课设计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

发布者微信

    

微课教学设计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

一、课例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本微课从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入,引出了胶体的概念,并通过分析胶体粒子大小,利用2个实验视频认识了胶体的分离方法——渗析、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渗析。
2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
(2) 以实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 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以氯化钠溶液为例介绍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散系的分类(分类标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进一步明确分类依据,为渗析操作和丁达尔现象的原因奠定知识基础。

【播放视频】渗析
【过渡】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景象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播放视频】丁达尔现象演示
【解释现象】
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
产生原因: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