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地理高中地理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之《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标的要求】
这是课标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条标准的要求。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3、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
4、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
5、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只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教材分析】
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在图上比较同纬度、不同纬度中各大洋洋流运动的方向、大洋东西岸洋流(寒流和暖流)的分布,归纳出并绘出《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情态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这是一只漂浮在香港维多利亚湾海面上的一只大黄鸭,在巅峰时刻,每天有近万人来观赏这只大黄鸭,为什么大黄鸭这么热门呢?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黄鸭漂流记》,1992年,一只装满大黄鸭玩具的海伦在太平洋东部遭遇强风暴天气,黄鸭纷纷落水,当人们认为这些黄鸭失去价值的时候,这群黄鸭勇敢地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这支“鸭子舰队”分成了若干小分队,在世界各地漂流,最远的竟然漂行了3万多公里:
它们登上了夏威夷的海滩;
它们通过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地;
它们穿过了白令海峡进入北极;
它们跨越大西洋;
它们进入了英格兰西南海岸……
天呐,是什么力量,令这个无动力的“鸭子舰队”,动力十足地周游世界呢?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
生:…
师:在同学们各种神回复中,我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是一种神奇的地理现象。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大家翻开课本至57页,请大家结合导学案仔细预习,找出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类,并做好标注。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他的答案。
生: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师:那么洋流按照性质又分为哪两种呢?
生:暖流和寒流,相对而言,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洋流,叫做暖流,反之,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师:很好,大家现在明白了洋流就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我看到这句话,产生了一个疑问,看大家能不能帮忙给我解答一下。是什么力量推动海洋表层海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大规模的流动?请大家讨论一下:前后六个人为一个小组。
生:….
师:有同学告诉我是风,这让我想起了我中午喝汤的时候,如果汤很热,我轻轻一吹,表层的汤就会向前流动,所以说盛行风应该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提到盛行风就不得不提我们第二章学过的气压带和风带。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地球理想状态下六个分带的分布,我们共同动手把全球六个风带的风向画出来。我们找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同学们认真画啊,洋流的流向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了。现在盛行风向出来了,在盛行风的主导下,请同学们画出洋流的流向。
师:很不错,大家一点即通。同时,按洋流的成因分类,我们把由盛行风主导形成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师:刚才我们将部分风力形成的洋流画在了空白图上,对比教材上的洋流分布图,我们发现还有好多洋流没有画上去,这些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那么除了盛行风,还有哪些因素促使洋流流动呢?继续我们刚才喝汤的例子,我们轻轻一吹,汤水就会向前流动,那么两侧的汤水会不会其变化呢?
生:这个地方的水流失了,两侧的海水就会迅速的补充过来,同时在现实世界中,洋流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补偿流,是由于一处海水流失所形成的海流。它的成因是海水流向海水缺失的地方造成一股海流。补偿流按方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补偿流,另一种是垂直补偿流。
师:北赤道暖流向西运动到达大陆东岸,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这支洋流之所以向北流,一是,受陆地的阻挡;二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三是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当他们到达大陆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一部分折向低纬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洋流的形成除风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洋流模式图补充完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理想状态下洋流模式图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洋流的分布规律。
首先我们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而且大洋的西岸大陆的东岸都分布的是暖流,大洋的东岸大陆的西岸都是寒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南半球呢?
生:北半球形成了以副极地中心的大洋环流,是逆时针方向而且大洋的西岸大陆的东岸都分布的是寒流,大洋的东岸大陆的西岸都是暖流,刚好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相反。南半球则形成了西风漂流。所以我们可以把洋流的分布规律总结为: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师:综上所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形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承转: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总结出来了理想状态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但是现实世界中的洋流分布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大家观察现实世界的洋流分布模式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全球海洋很多地方出现了偏差。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偏差呢?下面我们针对这些存在的不同进行一组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一:首先我们来看南北太平洋高纬度海区,在北太平洋副极地地区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与理想模式中完全相同,而在南太平洋副极地地区却形成了单独的西风漂流。请说明原因。
生: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三大洋彼此相连,洋流没有受到陆地形状的改变。
总结:因为南半球的洋流没有受到陆地形状的影响发生偏转形成环流模式。
探究问题二:为什么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没有形成环流而只是西风漂流呢?因为南半球高纬度和北半球相比是大面积的海洋,没有收到陆地形状的影响发生偏转,所以说只是简单的西风漂流。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请大家对南北半球的海陆环境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原因。
生: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三大洋彼此相连,受寒冷的南极大陆影响,加上强劲的极地东风的作用,使得西风漂流变性为寒流。
总结: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受到寒冷南极大陆和来自南极大陆极地东风的影响所以使洋流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探究问题三:北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为什么发生季节性的变化?(提示:参考热带季风气候风向变化)
案例:公元1422年开始,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先后七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穿过台湾海峡,沿中南半岛南下过马六甲海峡,来到印度半岛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大家想一想,在古代,船只没有机械动力,那么郑和是怎样顺利的先后七次下西洋呢?
生:因为郑和懂得北印度洋洋流的知识,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盛行风向和洋流。
师:很好,郑和每次下西洋出发和返航的时机都选择的很巧妙。郑和每次冬季开始扬帆起航,开始出海,每次返航也都选择夏季。那么北印度洋的洋流到底是呈现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大家参考热带季风气候风向的变化)
生: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偏转,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受东北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偏转,所以郑和冬季下西洋而夏季返航就是顺着盛行风向,顺着洋流,省时省力。
总结:很好,这个同学分析的很到位,他不但从洋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而且说明了盛行风向对洋流形成的影响,学以致用。
师:综上所述。全球真实环境中的洋流分布模式图就补充完整了。同学们在学习洋流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洋流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问题就来了:洋流是怎样被命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给洋流命名。
活动:洋流的命名和它流经的地形区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以大黄鸭的漂流路径为例,为大黄鸭流经地区的洋流命名。
线路一:1、它们登上了夏威夷的海滩,来到了阿拉斯加沿岸。洋流名称: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
线路二:2、它们横跨太平洋,来到了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南美洲。洋流名称: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线路三:3、它们冲出了太平洋,跨过白令海峡,历经北冰洋,最终横跨大西洋来到英国西海岸。洋流名称: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师:全球其它区域的洋流也是根据他流经的地形区所命名的。洋流不但可以使大黄鸭开启征服世界的旅程,它还可以更神奇,北冰洋沿岸出现终年不冻港,南赤道附近出现企鹅,这些都是洋流的影响,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且听下回分解。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多一份思考和理解,就多一份自信。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地理课堂走近生活,走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