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08-11-25 08:4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第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稀浓和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二.重、难、疑点和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和“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难点: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难点:用什么办法判断一瓶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4.解决办法:(1)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三.教学过程
[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出分类。
[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至试管中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总结板书]: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3、7-4。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问题,分析讨论并总结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板书]: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改变温度 加水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 蒸发水分 加入溶剂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讲解]:如果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
[板书]: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副板书]: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钾: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正误: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的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4,并提问: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五.布置作业
选择题
(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A.A/B B.<A/B C.A/(A+B) D.(A+B)/A
(3)将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