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看不见的光》一课 观摩了由彭老师执教的《看不见的光》这节课。《看不见的光》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中的最后一节。彭老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好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明显特点。 一、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 课一开始,彭老师通过做一个小魔术的形式,向学生做了一个新奇的演示:打开红外线演示仪开关,当教师用手或其他物体靠近红外线演示仪,阻断了它的红外线时,突然发出报警声。顿时给这个红外线演示仪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学生的目光中能看得出他们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激发起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讲课上来。也很自然的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在讲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时,彭老师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了课堂。课前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搜集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一些实例。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台上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很好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很自然地又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很好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的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而这两个知识点的落实,不完全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获得的。而是首先,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认真查找资料而主动获取的。其次,再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归纳,最终板书出了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而获得的知识将是全面、深刻的。学生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又受到了过程与方法的熏陶。当学生了解到红外线、紫外线有如此之多的应用时,他们再次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学好物理的积极情感。此外,当教师讲到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时,提到了要保护好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时,告诫学生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赖与生存的地球家园。 三、双语教学恰到好处,整合模式优化教学 这节课彭老师采用的是二级双语。适时地介绍了本课出现的一些专业词汇,注重了双语教学的有效性。这堂课彭老师采用的是虚拟整合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各种应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场景,尽量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信息。有利于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四、教学建议 整个教学过程大多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下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得很"顺利",教学无生成点。由于本节课陈述性知识多,程序性知识少。总的感觉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若是能通过教师的创新,尝试着将一些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我想这一问题将会有所改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