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点滴 上星期五,突然从学校旁边的建桥工地上传来刺耳的“啪、啪”声,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桩头上,两位工人举着一个像电钻一样的机器在打去上面硬邦邦的土块。“哎,那就是风镐吧?”我不禁惊喜地问同事。说实在的,教这篇课文好几次了,也仅仅从图片上认识过叫“风镐”的东西,我想孩子们更不会看到过风镐的工作。于是,马上决定把《看不见的大力士》一文提前学习。
我就现炒现卖,以此来揭示课题,既学习了“风镐”这个词,介绍了风镐这种工具,也激发了学生对这个“看不见的大力士——压缩空气”的探索兴趣。从初读课文到交流,这位看不见摸不着的课文主人一下子成了大家熟悉的朋友。
还是用单元提示所述的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的方法,我们先了解知识要点,再琢磨文章用词的准确与生动。为了让这无形的压缩空气变得更有形,我们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搬进课堂,不仅感受了课文中的一些句式,也读懂了风镐、铆钉枪等的工作原理,还补充了用压缩空气建成的轻巧的房子的用处。尤其在讨论这种没有轮子的汽车的好处时,大家更是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他们说这种汽车能节约能源,不会造成噪音、废气的污染,还不会发生堵车,不容易撞车……学生的那份投入与热情,我想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我们的知识本就是生动的,有生命力的,然而为了考试,多了灌输,课堂上多了严谨与深沉,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种没有轮子的汽车应该还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设想,似乎还没诞生吧?我正想让孩子动手来设计这种汽车,先利于课文的插图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个认识。这时,一位男生说:“这车这么难看的!”我正好借此很自然的激发他们设计理想中的车的欲望。
在课外延伸“压缩空气的其他用途”时,我虽然昨天也特意上网找了些资料,可我没有及时地灌输给学生,在交流中,一位学生倒让我开了眼界。敞开科学知识的大门,把我们的孩子吸引进来。这样不仅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还学得有效。这就是这么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带给我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