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 《看不见的空气》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单元第六课,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本课以学生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空气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思维。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空气的存在;通过“捕捉”空气和移动空气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空气占据体积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提问、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科学探究活动,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一、我确定的教学方向——三目标一重点 1、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各种实验活动,认识空气的性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4、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存在、流动及空气占据的空间。 二、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三活动一讨论 活动一:空气在哪里?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用间接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认识到空气这种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活动二:“捕捉”空气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起来,然后充分运用感官去感觉空气,使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