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泥土的歌》是七年级上册的教材,教学内容是欣赏传统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和山歌。“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基地,这是我们音乐老师都在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信在现场看过课的老师都能感受到李老师这节课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带给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美的享受。作为评委的我在现场听了这节课以后,感觉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1、教师素质好。李老师本身是学民歌的,也非常热爱五彩斑斓的中国民歌。在教学过程中多处范唱,嗓音甜美,韵味十足,令学生对教师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接下来的参与环节就很顺利。加之老师的语言表达也很清晰,有亲和力,很自然的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另外,李可老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也很强,对于教学很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位有激情、有创造力的教师。我看了她的教案,确实写得很好,表述清晰、完整,有层次,并且在每个教学环节后面都写上了自己的设计意图,一目了然。所以,这也提示我们每一位音乐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多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教学资源丰富。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当今的音乐教学中已经较为普遍了。但如何使我们制作的课件上档次而不是滥竽充数,如何发挥课件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取代老师,如何适时的、恰到好处的使用课件而不是滥用它,都值得我们思考。从李可老师的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搜集这些资料,教师是用心良苦的。如劳动号子的导入视频,真实的再现了船夫们艰辛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对船工的劳动场面有直观的了解,还感受到了劳动号子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该课中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教师经过了精心的挑选的,如《放马山歌》用的阎维文的版本,效果很好,比很多老的版本唱得更好。 3、教学活动设计巧妙。音乐欣赏课中的学生参与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也是非常需要教学智慧的环节。设计好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体验音乐,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反之,如果设计得不好,则达不到教学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甚至会令课堂陷入僵局。但是我们欣喜的看到,李可老师对这节课中的参与环节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聆听《澧水船夫号子》时手势的参与,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更好的感受音乐,同时还通过手势的变化,辨析出了音乐的变化;又比如师生合作演唱号子,我们看到师生的配合很默契,学生不仅亲身的体验了音乐,还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巧妙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比如学唱《放马山歌》常用了教师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唱,效果很好,而且也与民歌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相吻合;还有在欣赏《槐花几时开》时,请学生随教师的范唱画旋律线,在感受优美旋律的同时让学生总结出了山歌的旋律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容量大。对于音乐课来说,尽可能的增加课堂容量是使课堂高效的一条途径。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里尽可能的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这个方面来说,李可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节课虽然只教授了“山歌”和“劳动号子”两种体裁的中国民歌,但是授课老师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了。凡是能够想到的与“山歌”、“号子”相关的知识都纳入进来了,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而不是只泛泛而谈,停留在皮毛上。如学习劳动号子时,将《澧水船夫号子》作为重点听赏,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探究,让学生对劳动号子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然后又把湖南、东北以及湖北等地的不同种类的劳动号子进行对比欣赏,寻找这些作品的相同特点,以此让学生对劳动号子这一民歌体裁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另外,在本课的结尾处,教师提出了民歌的传承问题,这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