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紧扣主题,尽得语文之味 ——赏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有幸聆听了12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这些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性.活动环节设计新颖,精致,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理念,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可谓"立足文本,紧扣主题,尽得语文之味." 一,解读文本 期待"慧眼" 本次展评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每半天四节课相同,马老师等四位选手都执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二教时.毋庸置疑,发掘文本,每一位老师都有独到之处.我以为,最具慧眼的文本解读,最富匠心的教学设计,当是马老师课上的"手把手"环.好一个"手把手",不得不令人叫绝,! 案例1: "你得学会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师生表演) 师:小姑娘,我的工作室怎么样 生:有点乱. 师:哎呦!这还是那个天真直率的小姑娘吗! 生(略一沉吟):这也未免太乱了吧!(众人笑) 师:呵,小教授,就请你教教我吧! 生:你把书归好类,摆整齐,把衣服叠好,该挂的挂起来,该放的摆到衣橱里去……… 师:这是手把手教吗 (指一学生,该生:不是.) 师:这叫"面对面地讲!"想想怎样才叫"手把手教".(该生边说边做整理动作) 师:你这是替我收拾呀.(该生略一思索:你得跟我学啊!)(众人笑) (生边说边做,师边应答边跟着很笨拙地做动作,小姑娘时而批评一两句,师故意唯唯诺诺,众人再大笑) 马老师通过这一段"手把手地教"的实践品味,把静态教材动态化,使学生理解了这个词语,体会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深厚情谊,体味爱因斯坦的谦逊平和,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折射出伟大的光华.教学细节缜密扎实,实实在在而又拨人心弦,将文本承载的情感信息自然流畅地传递给学生,开启了学生的情智之门. 语文老师应炼就一双"慧眼".这双"慧眼"来自我们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慧眼",来自我们对文本的新奇趣读,熟悉未必真知,应摒弃经验式解读,始终带着好奇新鲜的感觉触摸文本,"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词),常读常新,读出那种"觉着"的奇妙感,这便是我们对文本语言的独特感悟;"慧眼",来自我们对文本的多维解读,读出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加以融会贯通,再解析文本便如疱丁解牛,形成独辟蹊径的理解,课堂教学也就信手拈来,大气洒脱. 二,紧扣主题 串联全文 小女孩的爸爸为女儿结识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而兴奋不已:"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可小女孩却觉得"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爱因斯坦调侃:"噢,他只说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该怎样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呢 马老师运用课文语言,不着痕迹地把一颗石子投进学生的心湖,荡起圈圈涟漪:"爱因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马老师抓住了关键的问题,用这根线,串连起整节课的学习.激起矛盾的同时,学生阅读期待也被激活了.老师领着他们在课文里走了一个来回,与文字对话,让学生"身为爱因斯坦,身为小女孩,身为小女孩的父母,身为自己",多元,立体地认识了一位醉心科学,富有童心的老人和一个率真烂漫的小女孩. 三,小语姓"小" 反复品味 马老师秉承"小语姓'小'"的原则,演绎文本个性,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元与创新,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圆融共生,和谐统一. 在教学课文第4,5 自然段的时候,马老师分三步进行: (一)找出写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他慈祥,谦虚的特点. (二)插入讲述爱因斯坦爱孩子的小故事,重点理解"温柔的目光".这里马老师把"温柔的目光"定义为"爱孩子",我觉得这个点定的"小",却切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了爱因斯坦的特点,感受伟人的平常心,宽容心.与仇云老师讲述的"爱因斯坦关爱,帮助受歧视的犹太青年英费尔德成才"的故事相比,前者轻松幽默,小学生乐听好懂;而后者承载的东西太沉重,生活在现代中国的儿童只能囫囵吞枣,当个"应声虫". (三)进行朗读与说话的训练.这个环节的教学程序有逆向推进时,也有顺理成章处,起承转合,峰回路转,犹如一曲咏叹调,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个性设计,唤醒了学生崭新的思维体验,中间穿插了大面积多角度的深层次的训练,自始至终带着学生的思维触角,不断向深度,广度延伸. 案例2: (学生连起来读第5小节) 师:你能教爱因斯坦怎样穿衣服吗 别忘了加上称呼. 学生:你应该去街上买一件白衬衫,然后穿一套合体的西装,再选一条漂亮的领带系上,这样就精神多了. 学生:你应该去理发店做个新发型,把胡子刮干净. 学生:还要买一双皮鞋. …… 师:多么富有童心的老人啊.这个小女孩你们喜欢吗 谁想当这一老一小,来聊聊天. (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对话.师生分角色练习朗读.) 师:你能加进爱因斯坦的神态,动作来对话吗 把小女孩讲的穿戴要领也加进去好不好 再读读. 这样的训练发乎课文,源于生活,但没有局限在课文之中,而是读进去,又讲出来.在朗读中学会表达,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里,老师没有片面关注某个字的读法,也没有在声音的强弱变化上做文章;学生不是在拿腔捏调,呆板地模仿,而是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关切和喜爱.因为教师让学生"读进去"了,品味语文的生命灵性和生活意义,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