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一、紧扣小学语文高年级段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第一遍读文,学生围绕“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深入文本,进行默读思考,第二遍读文,了解小女孩是个什么样人,因为有了前面读的基础,所以采用的是浏览的方法。学生汇报交流时,通过体会、感悟等方法让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课堂上,学生把已搜集的资料贯穿于对人物的品质特点的感悟中,培养了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训练完全贴近新课标高年级段的要求,做到扎实有效。 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很多时间就会用在走过场、形式主义上。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这样。每一遍的朗读,应该体现学生内在思维的提升积累过程,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扎实有效的。在学生感受“富有童心的爱因斯坦”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从理解“有童心”入手,抓重点的动词,引导学生体会,一层一层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真真切切地体会出了爱因斯坦这个科学家富有童心的特点。这种有 目的的设计,使得朗读指导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能读得声情并茂。 三、课堂上不仅仅要围绕文本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还应该深入文本,解决学生心里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节课上完了,如果学生没有任何问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可能走向深入,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也不能深刻。我们要做的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提出有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如这节课上,有学生提出“爱因斯坦的朋友劝说他注意着装,他从来不听,而小女孩的话他却是那样乐意听呢?”这看似简单的一问,隐藏了许多必须被揭示出来的信息。比如小女孩的天真率直、乐于助人的特点令爱因斯坦喜欢,爱因斯坦的童心使他乐于与孩子交往,一个人有光辉的成就是伟大的,如果他谦虚、有爱心、有童心会更让人觉得他伟大等等。进而言之,这一问题的解决,为后面围绕“他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展开的讨论,作了一个极好的铺垫。否则,学生对“他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认识仍然是表面的、肤浅的。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让他们真正深入文本,真正做到扎实有效。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们每一个教者都会认真思索,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努力。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