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本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情境中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当面对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苏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摆小棒,拨算珠,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探寻解决的方法,并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多样,但其算理是一样的。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充分体会“退1作10”的必要性,获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直接经验。
2、由于例题已经学习了个位上0减一个数不够减的特殊情况,对于个位上不够的一般情况,学生有能力独立探索,苏老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最后进行笔算减法计算方法的归纳,是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感受计算的方法后,对退位减计算过程回顾、体验、反思。
3、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解题。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承载着“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神圣使命,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本节课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算法,而是要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算法。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苏老师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是不去刻意地追求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自己介绍解题的方法,然后跟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比较,说说自己解法的优缺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通过小组合作与全班交流,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寻找最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更高层次上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概括性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从而提高思维质量,培养高水平的数学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