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增强抗弯曲能力说课材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一、教学设计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1课《抵抗弯曲》的学习中,学生们自己学着控制变量,通过探究明白了增加材料厚度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但是这样会增加材料的用量。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非常自然地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紧密联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向新的探究主题。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根据观察得到的信息,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为了保证学生能提出科学问题,我让学生重点比较观察6层的平板纸和3层的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和内部结构,当学生发现6层的平板纸还是3层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时,与原有的认知产生了矛盾。 “为什么上节课我们知道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但现在却是3层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呢?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呢?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形状改变有关系吧?……一连串的问题随之产生,但是学生此时发自内心的急切欲望都是一致的,想“揭开抗弯曲能力的又一谜底”,有的同学已经自觉地在推测其中的原因了。这时,只需教师一点拨,学生的意见都达成一致:可能抗弯曲能力增强与形状有关系。 可见,让学生对6层的平板纸和3层的瓦楞纸进行观察研究,其实是让学生围绕“两个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两个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