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捕捉学生思维火花,达到教学相长 ——《水的密度》教后反思 密度这个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以来遇到的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在备课时花了不少功夫。 首先利用生活中的自来水公司的计费问题,即自来水公司按质量(吨)计费,而家庭水表的计量单位却是m3,从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水的质量这个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可以感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确实存在一定关系,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在这里,我又增加了两个实验,一是测定40ml酒精的质量,与水进行比较;二是取相同体积的铁块、铝块、铜块分别测质量: 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密度的概念。在这里增加这些实验,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使学生更加信服和接受。有这么多的事实来说话,学生也会感到更加真实,是为了突破密度这个概念的抽象性这个难点。 为了使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而不是属性,我认为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所以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热胀冷缩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一个铁块,给它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则质量怎么变?学生答“不变”,因为质量是属性。同时,体积怎么变?学生答“变大”,因为热胀冷缩。此时密度怎么变?学生利用密度的公式,发现密度变小。所以温度变化,物质的密度会随之改变,因此,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而非属性。 再比较水和冰的密度,同一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密度也变,也说明密度是特性。 从学生已有事实出发,水结成冰,体积变大。从密度公式可以知道,密度会变小。理论推导和生活事实是一致的,生活现象得到了理论的支持。 当我讲到这里时,突然有位学生举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轮胎打气,轮胎内气体的密度是否一直变大?”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来讨论:密度变不变?密度变大还是变小?说明气体密度还会随什么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我在课堂上即兴提出的三个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逐步思考。大家可以知道,这个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讨论解决,那么对密度是特性这个问题,在这节课内应该得到很好解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我们可以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教学共振效应,来促成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相长,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去关注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和一些反应他们真实想法的问题,或许我们能从这些声音中捕捉到我们教学目标达成的切入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