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的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是中学数学基础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中,同学们容易把它的概念和乘法的概念混淆,从而出现了计算错误。在课堂上,我是从棋盘上的数学这一故事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第64格可能会有多少?从而更加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 然后从细胞分裂这一课本上的例子导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乘方的定义,再由我传授指数和底数以及幂的概念,再开始第一组的例题,同学们基本上掌握的比较理想,没有出现乘方和乘法混淆的地方。在设置例题的时候,我故意在最后两题设置了(-3)的平方和3的平方的相反数,然后由答案不同开始,找出他们的不同点,开始了小组讨论。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充分,比较理想的得出我想要的几个答案。从而让大家更能区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地方,解决了第一个难点。 接着是第二组练习,再是一个开放式的小组活动,各出一个乘方,让对方回答底数和指数,这个活动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挥,让他们驰骋在知识的海洋,乐此不彼。让出题人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让他们的搭档上台给出答案,再由出题人批改。这样,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改,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接着,出示了第三组规律题,先独立做出答案,再小组讨论,由团队总结规律,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然后回头来解决最开始的棋盘上的问题,得出第64格的米粒是他们远远想象不到的,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乘方,感受乘方。最后,把乘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方。 从这节课我反思出我的很多问题所在,比如时间上的把握还是拿捏得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另外,对那些在数学学习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在联系拓广中适当补充一两个有思维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如“试比较有理数a与a2的大小”,像这样的题,一方面是字母表示了数,另一方面需要分类讨论,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