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鲁教版 第14课第1框 【课 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4课第一目的内容。本课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联系学生生活积累,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新变化。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教育的开端。主要包括两个项目的内容。第一项目: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第二项目: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这两目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特别是“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抽象、难理解,教学中既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但同时也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 现代科技在身边着重引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从而自觉养成热爱科学的品质。根据单元的主题,把本课的目标确定为: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的神奇与力量,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精神,爱科学,学科学。 2、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知道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能够初步培养观察生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科技身影---分析材料感悟道理----学习榜样落实行动等环节,引导学生交流、感悟、体验科技的力量,从而达成教学。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教学理念】 1、通过学生自己的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发现,使学生获取知识,体会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动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及其影响的相关资料(要求:主要收集科技在农业、工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师准备:收集科技方面的图片,资料,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的科技知识和遇到的科技方面的困惑,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课 1、小调查:班里有多少同学们去看过上海市博会。 2、播放中国馆“镇馆之宝”《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学生观看并谈观后的感受,如神奇,不可思意等。 3、教师归纳引入课题:《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纯CG数码作品第一次以如此规模,完整的向世界展现,我们不说它的科技水平有多高,就此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坐在课堂就能观赏到这令人惊叹的一目,这就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技,聆听现代科技的脚步,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板书和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使学生轻松走进课堂,如身临其境感受科技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本课内容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 共同探究 第一板块:寻找科技身影(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1、展示交流: (1)信息发布台:“请结合自己的观察,说说与我们生活有关的科技产品都有哪些”(如信息方面、交通方面、生命健康方面、饮食方面等)如:手机、克隆技术、液晶电脑、基因蔬菜、MP3、网络等。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教师课件展示:3G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纳米洗衣机、户口外服、转基因食品、太阳能房子、磁悬浮列车等等不同类型的科技产品,并启发学生共同介绍其功能。 2、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科技产品不胜枚举,这些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变化?” 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如:多媒体的使用,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了,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了;因特网、手机、电话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2)课件展示:“我的结论”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板书,学生做笔记或书上标注)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扩大学生信息量,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3、畅想未来 (1)问题引领:“我的思考”,“科技推动着生活不断发展,那生活中科技进步的原动力是什么?” 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然后鼓励学生发言,待他们发言结束后,教师启发、引导归纳出:“科技进步的原动力:就是人们的需求和欲望;或为了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为了理想的实现等”。 (2)“未来设想”:“结合你对现在生活新的需求和欲望(理想)及你想改变的生活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5年、10年、20年、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尽情描述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展示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智能家用电器手指一动,人还有没回到家,饭已做好了,把芯片植入人脑等等。 (3)播放视频《不敢想像的未来生活》 教师引领:不敢想象,50年前、100年前许许多多不敢想象的东西,今天都成为了现实,如计算机、手机等,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现实?---科技。科技使梦想变为现实。(板书)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开拓性,调动学生创新的情感,热爱生活,大胆想像,为梦想而努力。 第二板块:分析材料感悟道理(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1、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1)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科技对农业、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资料展示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你们从中悟到了什么?” 请几个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如杂交水稻、神六、神七等,在交流中感悟、体会科技的作用。。 (2)出示一组数据资料 ①视频新闻:宁夏航天育种“黑美人” 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据统计,农业科技贡献率我国已达45%,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截至去年,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311.1公斤,远超过世界人均105公斤的水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近三倍。专家们测算,蔬菜产业的成果,60%的功劳要在蔬菜科技的进步身上。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单产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0%、40%和10%,特别是杂交水稻利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来了水稻种植的新飞跃。 ③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柱状图 略) 议一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2~3分钟之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相互交流看法,教师及时引导并评价。同时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板书)。我国的高科技迅速成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的、身边的、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科技的力量。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教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共同发展。) 2、现场调查,更多收获 调查问题:①上海世博会,你是通过哪些方式观看和了解的?②这些方式你在学习中常用吗?如何用的?③丰富你的课余生活,你会用到哪些科技产品? 简单统计结果:如,电视、手机、网络 、报纸 、杂志;QQ聊天等。归纳出:看电视、录像;听广播、上网、阅读报刊等方式学习;手机、电脑、MP4等科技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文化娱乐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科技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板书)。科技进步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学习,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感受和体验科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三)盘点收获 巩固深化 第三板块:学习榜样落实行动(知识延伸,内化素质) (1) 出示材料: 材料一:2010年第25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胶州初一男生裴翔发明制作的智能机器人,除了能够阻挡坏人外,当检测到家中有火情或煤气泄露、地震灾害时,能发出语音提示。 材料二:2010我校初二(19)王世杰制作的机器人获全国一等。在本班请该同学展示和介绍自己制作的机器人。 教师引领:“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中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也能举出这样的事例,他们怎么能有这些发明、制作呢?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教育素材的作用,有效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促使学生以榜样作为力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课外延伸:其实创新离我们并不要遥远,我们的许多奇思妙想在将来可能成为现实,把你的奇思妙想以文字、图画、动画等你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建立公共邮箱,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大家共享。 老师的电子邮箱: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明理导行,落实在行动上,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意识和习惯。 结束语:同学们,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奥秘无穷,让我们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文明的同时,携手共进,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 播放神舟七号升空的画面和主题曲《飞》,音乐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为科学发展努力学习的热情。以情导行,为下一节“科技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