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恒的“蝴蝶” [教案内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 写成并首演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他们一位熟悉小提琴和越剧,一位全面掌握了各种作曲技法,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 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 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答,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 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取“草桥结拜” 、“英台抗婚” 和“坟前化蝶” 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点,是“中国自己的交响乐” 、“民族的交响音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 [设计思路】 我们知道音乐形象思维是从音乐音响感知开始的,经过集中概括产生具体的形象思维,同时伴随着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直至理解认识音乐的思想意境。音乐是用听觉 感受的声音艺术,是在时空中流动的瞬间即逝的艺术,是有生命的用心灵去感受的情感的艺术。本课在欣赏教学中加强对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 的音响感知及理性的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