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奥苏伯尔“降格处理”,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现将对这节课作如下分析。
一、导入上联系生活,创造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课导入上利用了买衣服这一日常生活中的情景。
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本节课顾健老师一直是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再说说我个人认为应改善的地方。本节课在练习的时候,只是把(a+b)*C这一类型进行了不同变形的练习。如在他把拓展到减法领域进行更深一层的练习也许会好一些。再有就是是不是在把这个规律上升的理论的时候没有分析“理”上的意思。只是强调了相等这一问题,至于为什么相等没说。我认为是(63+37)*9表示100个9是多少 ,而63*9+37*9最终也是求100个9是多少。顾老师只是结合具体的问题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