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细菌和真菌》 评课稿 一、 精心创设情境 1. 酿酒对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陌生”有利于其产生可以探究的问题。 2. 酿酒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酿酒时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酶知识相关”,“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与无氧呼吸的条件有关”,“酿酒的原料为淀粉、酒曲、水等----与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知识有关”等等。 3. 学生对酿酒中的相关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技能基础,对相关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知识、技能的能力,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其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 酿酒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中,有的学生已在教学中学习过(如酶,呼吸作用,酵母菌的观察),有的在生活中听说过(酒曲的成分,密封),有的将要在高中作进一步的学习(如微生物的代谢)等。所在,教学时容易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因而有利于教学。 二、 精心选择问题 精心创设情境的用意之一就是为合理的设计问题服务,本节课中通过“酿酒”这一情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要加入酒曲?酒曲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温在25℃左右?为什么要密封?酿酒时溶液最适宜的pH值是多少?等等。问题在类型丰富,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了“为什么要保温在25℃左右?”以及“酿酒时溶液最适宜的pH值是多少”两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之所以这样选择,其原因有:一是这两个问题涉及的核心知识为酶的性质(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与PH的影响),而酶的知识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问题的解决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而方案中的相关技能又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方案中所选择的器材之一为显微镜,而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学生必备的技能,所以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三是设计的实验需要一定的微生物培养与观察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平时教学的难点(如:如何稀释观察)。 可见,本节课对问题的选择既涉及了相关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又能将其系统地统一在两个问题中,足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三、 精心预测学生质疑 本节课的教学中,师生对话非常流畅,这仅仅是言语对话,更重要的是思维交流。只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教师对课堂中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的质疑等有了非常充分的预估,同时,对每一种可能回答与质疑都精心设计了应对方案。此外,还能非常细心地引导学生将其回答或质疑加以细化和深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大限度的完善与提高。 这些设计总能在学生出现对原有方案的质疑时,得以迅速展现,使得教学过程显得非常流畅,反过来说明教师预估之充分,设计之精心。 四、 细心引导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从小处入手,通过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引导侧重方法的指导,而非内容与结果的预告;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领悟方法;引导的时机也较为恰当,能着眼于学生的疑难之处。 五、 悉心指导学生评价 本节课中,老师指导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本节课中的评价中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也成为完善观点或实验方案的重要手段。在评价中,教师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即首先提供一个让多数学生能发表观点的平台。其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尝试进行评价。再次,让其他学生就这些观点发表看法,并举出证据。最后,在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教师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从而达成共识。一节课中,让人充分感受到教师准备之悉心,指导之细致。 对改进本节课教学的思考: 1.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主要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但是,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干扰较多,影响了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方案的表达。从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中,还应就如何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的有效引导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做一些思考。 2.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科学探究教学的难点之一,因此,教学中,还应就如何在问题的设计与解决过程中兼顾到后20%的学生,以使课堂教学更为和谐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
|
|